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弘阳地产成长桎梏:低权益占比撬动规模 杠杆化生存踩钢丝

2018年07月17日 08:18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杨静 发自上海

  在成立后的第22个年头,弘阳地产(01996.HK,下称“弘阳”),这家来自江苏南京的房企,7月12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这是弘阳和其创始人曾焕沙的高光时刻。为此,他特意选了与公司成立日期一致的股票代码。

  这家名不经传的小型房企正在努力起跳:走出南京,设立第二总部上海,开启全国化。冲击千亿,是曾焕沙为公司定下的目标,给出的时间表是2020年。

  要如何实现?追溯到2018年1月28日的集团战略发布会上,已经被定性为—守正出奇、弯道超车。曾焕沙认为,机制组织变革、管理精度的提高和经营模式创新,是弘阳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打下的三大硬仗。

  不过,发展本身少有捷径。其上市聆讯资料显示,弘阳过去三年的总营收仅为53.77亿元、87.75亿元和61.4亿元。在房地产的开发和销售上,三年营收仅为51.24亿元、85.49亿元和59.38亿元。弘阳方面给到时代周报记者的合约销售上,三年来分别为84亿元、123亿元和136亿元,数字上看并不算大。

  如何撬动千亿销售?弘阳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

  债务压顶

  在规模上快速做大,弘阳必须借助外部资金。聆讯材料指出,银行贷款、金融机构借款和信托融资是主要的重要资金来源。

  2015–2017年,弘阳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包括即期及非即期借款)为56.64亿元、76.91亿元和116.3亿元,呈现上升。截至2018年4月30日,弘阳的银行融资总额为114.94亿元,其中未动用银行融资为8.7亿元。

  不过,房地产市场调控频繁,紧缩银根成为常态,来自银行的融资已经并不满足弘阳对资金的需求。

  这在弘阳的债务结构中就可以看出端倪。2015–2017年,弘阳未偿还即期及非即期银行贷款分别为37.66亿元、69.45亿元及80.35亿元。而未偿还其他借款(包括贷款、信托及其他融资)分别19亿元、7.46亿元及35.95亿元。

  截至2017年年底,弘阳持有7项信托及其他融资安排,约占债务总额的23.7%。这当中最低利率为7.5%,最高达9.1%。

  除了常规的销售回款,弘阳的资金周转对融资所得的依赖度,在2017年得到了绝对性放大。

  2017年,弘阳结束了此前两年的正向经营净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成负数为-34.98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79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约24亿元。

  照此计算,是大量的融资额保证了2017年的现金结余是正数。这样的资金结构与地产公司销售回款周期较长有关。

  2015–2017年,弘阳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相比分别为1.8、0.96、-2.93,特别是2017年,其比值已经呈现负数。据此看,弘阳的盈利质量并不乐观。

  扩张步伐加快对弘阳的资金形成了不小考验。

  根据聆讯资料显示,2017年弘阳尚未偿还的总借款已达116.3亿元,此前的2015年和2016年则为56.64亿元和76.81亿元,翻了近一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116.3亿元的总借款中,一年内到期的贷款和1–2年到期的短期贷款,分别占据未偿还债务总额的39.9%和20.2%,总计达近60%。值得一提的是,弘阳的信托及其他融资中有一部分集中在2018年和2019年到期。

  而弘阳2017年的流动比率仅为1.26,虽然比2015年和2016年的1.06和1.2略有提高,但仍比该年百强房企2.11的均值要低。这也意味着弘阳短期可转换成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具有一定的压力,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并不算强。

  事实上,弘阳地产自身也承认在负债水平上的高额。“我们目前维持且将继续维持相当高的债务水平。”在聆讯材料中弘阳方面如是表示。

  弘阳的融资成本并不低。2015–2017年,其资本负债比率达119.4%、136.0%及137.5%,呈现上升。同一时间,弘阳的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借款的总利息成本(包括资本化利息开支)7.83亿元、6.32亿元和8.31亿元。

  高企的债务怎么还?借债还债,是不得不用的方式。

  例如,在本次上市募资之前,弘阳在2017年5月和11月,先后发行2.5亿美元的担保债券和3.75亿美元的担保债券,其中后者将于今年8月到期。今年1月,弘阳又发行了1.25亿美元(约合8.3亿元人民币)同一系列的票据。几笔融资的规模约25亿元,几乎与此次香港上市所募资金相当。

  “从财报数据上看,弘阳的自身造血能力并不强。推动扩张的同时,短期偿债上的压力,或许是刺激弘阳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不具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表示道。

  权益占比低

  对单一城市的重仓体现在弘阳的发展过程中。

  最为直接的体现是南京这个城市。按照聆讯资料显示,弘阳有39个项目位于南京,14个项目位于苏州。根据弘阳官网,南京城市公司在2017年创下了103.6亿元的流量金额,成为公司首个跨入百亿级的城市公司。

  弘阳的布局目前集中在长三角。2017年,弘阳的全国化正式开启,并提出“1+3+x”的战略布局。主要计划进驻区域包括长三角、华南、华中、西南和其他地区。据公开资料显示,弘阳目前有683万平方米储备土地,可以供未来三年的开发。

  弘阳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经进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泰州、镇江、扬州、合肥、滁州、马鞍山、亳州、杭州、绍兴、湖州、重庆、成都。不过对于目前货值,弘阳方面并未给出明确数值。

  弘阳执行董事总裁何捷曾对外介绍表示,弘阳的土地储备结构接近50%在二线城市,还有25%在强三线城市,其他25%在三四线城市;此外,第三,弘扬的土地储备是根据刚需和改造的结构群体。他认为,在2016年10月份调整政策之后,弘阳拿到的土地有非常好的议价空间。

  不过项目过度集中在长三角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定的风险。例如,弘阳重点布局的南京和苏州两大城市,目前是当前调控监测的重点。

  而这些土地储备中,权益占比较低,是最大的特点。

  根据聆讯资料,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今年3月31日,弘阳目前的93个项目中25个已经开发完毕。而剩余的68个项目中,只有18个项目为100%的权益占比,只占剩余未开发数量的26.5%。

  这当中,权益占比低于30%(包含30%)的项目总计有18个。其中权益最低的为金域澜庭项目,仅有8.5%的权益;其次为只占12.%权益的南通R2017-025地块。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弘阳的粮仓—南京和苏州两地,也有不少权益占比极低的项目。

  按照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南京方面有20%权益的南京·2017G27地块、20%权益的南京·2017G36地块、25%权益的南京六合·G49地块和30%权益的星悦天地广场。

  苏州的权益则更低,像苏州2013-B11-D地块、苏州2013-B11-D地块、苏州2014-B26(B/C)地块和苏州2017B-019地块,权益分别仅为13%、13%、16.4%和18.3%。

  值得一提的是,权益占比低于100%的50个项目中,只有15个为50%(包括50%)及以上的权益占比项目。

  而100%权益的占比中,17个为住宅,剩余的一个为商业项目常州弘阳广场。住宅的具体分布上,南京有旭日爱上城八区、旭日华庭金棕榈园区、春上西江、时光里花园和南京?2017G57地块5个;苏州和无锡各3个;常州有2个,其余的分布在泰州、镇江、合肥、滁州。

  这样的情况与另外一家房企旭辉的情况十分相似。克而瑞此前的报告就指出,权益不是100%的项目占比过大,会影响到权益销售金额的排名,毕竟权益销售金额更能反映一家房企的实力。

  “公司将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得,同时权益占比将维持现有水平。公司会通过土地获取其他方式提高股权占比。”弘阳方面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与第三方组建合资企业及联营公司是弘阳扩张的一个方面。在弘阳对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的投资上可以看出端倪,2015年至2017年,投资额总计达0.005亿元、2.12亿元和14.45亿元。

  不过投资情况并不稳定,2015年弘阳在应占合资企业及联营公司这一财务指标上亏损了0.15亿元,2016年亏损0.32亿元,直到2017年才扭亏为盈为4.18亿元。

  再扩张

  对于这家以做建材批发市场起家的公司来说,房地产开发收入、商业物业经营收入以及酒店业务收入,是弘阳的营收的主要三部分。

  眼下看,今年下半年将成为弘阳的供货集中期。对此,弘阳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作出确认,上半年和下半年的销售比为4:6,上半年销售全口径为212亿元。

  不过住宅依旧是营收的主要来源。2015–2017年,营收占比分别为95.3%、97.4%和96.7%,占绝大比重。

  2015–2017年,弘阳的净利润分别为13.29亿元、9.31亿元和11.95亿元,并不算高。毛利率分别为41.9%、29.1%、40.6%,其中2016年的毛利率较2015年下降了12.8个百分点。

  冲击千亿元,曾焕沙已经引进了一批来自千亿级房企的高管。

  这些来自旭辉、泰禾、红星美凯龙和新城等房企的高管,在商业、家居和住宅等领域有着一定的行业积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根据弘阳的业务模块,引进的高管。

  不同于多数千亿房企的管控架构。组织架构方面,弘阳目前实行的是集团–地产–城市公司–项目的管控架构,中间并无区域公司一级。

  目前来看,弘阳在酒店方面的表现并不明显。2015–2017年,酒店业务三年都在亏损,分别约为亏损0.18亿元、0.93亿元和0.13亿元。弘阳方面认为主要是由于无锡弘阳洛克菲花园入住率低。

  不过在商业方面,弘阳已经展示了它的决心。弘阳商业的主力产品线称为“4+1”,包括弘阳广场、弘阳家居、弘阳装饰城、弘阳生活+以及弘阳电商平台。

  在今年4月和5月,在南京的两个弘阳广场项目已经对外发布。以南京江北弘阳广场为例,已经升级为“商业+家居MALL”的“吃喝玩乐购”的模式。新的江北弘阳广场为55万平方米双MALL加上10万平方米未来世界主题乐园的“全时态游乐综合体”。

  弘阳商业也有着自己的百店战略计划:到2020年,运营至少100个家居卖场,至少20家购物中心;商业经营面积合计不低于1100万平方米。在全国布局,冲刺中国商业地产行业20强。对于该规划,弘阳计划用轻重结合、以轻为主的模式快速拓展。

  但商业地产仍会面临资金沉淀问题,弘阳地产压力不小。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弘阳地产成长桎梏:低权益占比撬动规模 杠杆化生存踩钢丝

2018-07-17 08:18 来源:时代周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