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量化私募逆势崛起 告别“小年”却难以重返“大年”

2018年06月29日 06:23    来源: 华尔街见闻    

  随着A股持续下行,多头策略私募纷纷倒下,但量化私募却“逆势崛起”,超过六成的量化产品年内录得正收益。2015年股指期货受限后,“量化小年”笼罩着市场,今年量化策略“翻身”代表着“大年”的来临吗?业内人士却给出了否定答案。

  今年以来,A股行情日渐低迷,但量化私募正“逆势崛起”。

  根据格上财富数据统计,截至6月22日,今年内总计 427只相对价值策略(包括阿尔法策略、套利策略)私募产品有净值统计。其中,录得年内正收益的量化产品277只,占比高达64.9%,其中40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相比之下,今年以来股票策略产品近六成收益为负。

  多家“量化黑马”频现

  以阿尔法策略为例,格上数据显示,有26只产品年内收益率超10%。(下图为阿尔法策略前十名的基金)

华尔街见闻发现,多家量化私募录得不错的收益率。最大“黑马”是北京一家名为“牟合资产”的私募,总计5只阿尔法策略产品年内收益率超10%,另有16只阿尔法策略产品年内收益率在5%-10%之间。

  华尔街见闻发现,多家量化私募录得不错的收益率。最大“黑马”是北京一家名为“牟合资产”的私募,总计5只阿尔法策略产品年内收益率超10%,另有16只阿尔法策略产品年内收益率在5%-10%之间。

  据了解,牟合资产是2014年成立的私募,投资团队有“中金系”背景,且多位基金经理有北大数学系教育背景。

  近两年逐渐崛起的量化私募——致诚卓远,总计有9只产品年内录得超过5%的收益,其中三只阿尔法策略产品收益率超10%。据悉,这家2014年成立的私募是由北大毕业生创立。

  此外,上海量旗投资有5只阿尔法策略产品超5%,深圳进化论资产、杭州塞帕思投资各有4只和2只阿尔法策略产品收益率超10%。

  量化私募难以重返“大年”

  2017年,A股市场呈现“一九行情”时,主观多头策略可谓大获全胜,量化策略纷纷进入低谷,形成强烈对比。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9月股指期货受限对股票量化基金规模和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对于量化私募的“逆袭”,九坤投资对华尔街见闻指出,量化策略相比于多头策略最大区别在于将风险和收益进行了严格的剥离。中性策略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一方面是运用对冲工具抵消股市下跌,同时在选股上战胜了市场,两方面叠加就获得了绝对收益。

  该机构还透露,去年底以来他们开始寻找能替换股指期货的其他对冲工具,比如采用融券对冲等。

  河东资产创始人傅刚对华尔街见闻指出,A股市场由于参与者成份、交易制度等原因属于一个弱有效市场,给包括量化在内的主动型基金经理提供了很大空间。由于2016年股指期货负基差的存在,对冲型策略虽然股票大幅跑赢指数仍无法获利。但量化多头的基金就普遍有很好表现。2017年市场“一九分化”,全市场选股的策略几乎不可能跑赢指数,但指数增强型的量化策略表现较好。  对于2018年是否成为“量化大年”,九坤投资指出,虽然一季度的高波动性有利于量化策略,但随着市场持续下行、流动性低迷,量化和多头策略都不易赚取收益。因此,“大年小年”之说过多关注了收益结果,忽略了市场的正变化,比如目前基差贴水加深、流动性变差。因此,判断大小年切换绝非易事。

  在傅刚看来,虽然量化对冲策略表现较去年好转,但重返“大年”可能性很低。 “2018年1月份开始,A股指数连续下跌但基差仍然温和,所以对冲型策略又有了较好表现。

  但2015以前A股的小盘股效应非常强,使得各类没有严格控制风险的量化策略表现异常突出。这样的‘大年’以后应该很难出现了。”

  据了解,2015之前部分量化基金将自己包装成阿尔法策略产品,但收益来源是搏一些小市值或高beta个股的收益,并没有真正的量化选股和对冲能力。  虽然今年量化策略走出低迷,但市场对量化有效性存在误区。河东资产傅刚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虽然2016-2017年监管和市场结构变化对量化策略,尤其是对冲型策略执行造成了很大挑战。但从各类Alpha因子选股的有效性上看,2016年以来表现非常稳定,并没有出现衰减。

  他进一步分析:

  导致市场产生“量化失效” 错觉的第一个原因是小盘股因子的逆转,小盘股因子本身是一种市场风险,科学严谨的量化策略应该对其有所控制;第二个原因是当前指数表现有一定欺骗性。A股2016年至今个股(除新上市股份外)下跌中位数为47%,量化策略即使大幅跑赢了市场平均水平,仍会被大部分人认为失效。

  对于行情走势,傅刚指出,随着二季度A股指数持续下跌,熊市已经到最后阶段,风险会加速出清,各策略的超额收益较一季度会继续增强。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