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实控人质押六成股份高管套现2.1亿
□本报记者 徐佳
股价持续下挫的捷顺科技(002609.SZ)一周内两度筹划资产购买重大事项。
据了解,6月14日上午捷顺科技因筹划购买资产的重大事项停牌,但当日晚间即宣布终止筹划本次重大事项。五日后,6月19日捷顺科技再次以筹划购买资产的重大事项停牌,标的资产所属范围由前次的汽车服务行业变更为智能视频识别行业。
6月份以来捷顺科技股价呈现“断崖式”下跌。特别是6月12日至6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截至6月15日收盘,捷顺科技报9.52元/股,八个交易日股价下跌三成,目前总市值63.46亿元。
针对近期连续跌停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多次致电公司,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注意到,前不久公司高管刚刚完成减持计划。自2013年起,捷顺科技数名高管相继减持,累计套现2.1亿元。目前公司实控人唐健、刘翠英已将公司总股本的26.01%股份质押在外。
此外,截至5月31日捷顺科技累计斥资逾6616万元回购公司股份,仅过20天就已浮亏2155万元。
一周内两次筹划购买资产
6月18日晚间,捷顺科技发布停牌公告,因公司正在筹划资产购买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6月19日上午开始起停牌,预计停牌不超过十个交易日。公告显示,公司拟购买的标的资产是属于智能视频识别行业的北京信路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事实上,几日前,捷顺科技刚刚在一日内完成了确定筹划购买资产的重大事项并终止了此次资产购买。两次交易的标的也是相差甚远。
据了解,6月14日捷顺科技因筹划购买资产的重大事项申请自6月14日上午开始起临时停牌。公司称拟购买标的属于汽车服务行业。
但当日晚间,捷顺科技随即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拟筹划重大事项因协议各方在关键交易条款上无法协商一致,公司决定拟终止筹划本次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6月15日上午开始起复牌。
需要注意的是,捷顺科技两次停牌都处于公司股价持续下跌的背景中。自6月5日起,捷顺科技出现“断崖式”下跌,特别是6月12日至6月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截至6月15日收盘,捷顺科技报9.52元/股,八个交易日股价下跌三成,目前总市值63.46亿元。
针对近期连续跌停等问题,长江商报记者多次致电公司,一直无人接听。但此前公司曾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内部运营一切正常,未有其他异常事件,公司也在努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二级市场股票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努力提高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业绩增长但现金流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捷顺科技2011年上市,2014年开始筹划从出入口设备系统供应商向智慧停车及智慧社区平台运营服务提供商转型。
自2013年开始,捷顺科技的高管就在相继减持公司股票,最近一笔减持在今年5月21日。
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2013年至今,捷顺科技数名董监高及其亲属累计减持约1017万股公司股份,累计套现逾2.1亿元。
不仅如此,捷顺科技实控人也存在股票质押情况。其中,实控人之一的刘翠英在前不久办理了部分股份解除质押。截至目前,刘翠英持有捷顺科技22.11%股份,累计被质押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的64.38%,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4.23%。另一实控人唐健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的33.31%,占公司股份总额的11.78%。二人合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01%。
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捷顺科技前不久刚刚实施了股份回购。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数量4686700股,占公司总股本666548401股的0.70%,最高成交价为14.5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3.66元/股,支付的总金额为66168036.34元(含交易费用)。
按照目前捷顺科技的股价9.52元计算,上述回购股份参考市值约4461.7万元,不到一个月浮亏2155万元。
2014年至2017年,捷顺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5.49亿、6.51亿、7.84亿、9.5亿,同比增长19.01%、18.67%、20.4%、21.13%;净利润分别为9963.48万、1.44亿、1.82亿、2.09亿,同比增长37.88%、44.82%、26.22%、14.6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7亿、1.49亿、1.54亿、3230.32万。
业绩增长现金流下降同时体现在应收账款上。2014年至2017年,捷顺科技应收账款分别为7726.75万、1.02亿、1.6亿、3.18亿。
今年一季度,捷顺科技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752.07万,同比减少34.17%;净利润亏损2507.08万,同比减少382.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亿。
对于业绩亏损,除了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行业正值传统销售淡季且研发、管理和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之外,公司还表示由于大项目、大客户订单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这类项目实施周期一般相对较长,造成收入确认相对滞后;虽然智慧停车覆盖、用户数、线上交易实现快速增长,但还没有实际产生运营性收入。今年,这部分收入将会随着智慧停车运营业务的开展而体现出来。
(责任编辑: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