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东方明珠与BAT并肩 成工业富联IPO首批战略投资者

2018年05月28日 09: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8日讯 备受关注的工业富联IPO战略配售投资者名单出炉,国有文化传媒行业龙头东方明珠榜上有名。在20家战略投资者中,东方明珠是唯一一家上榜的A股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

  东方明珠(600637.SH)5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自有资金近3亿元认购工业富联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按照13.77元/股的发行价计算,东方明珠将认购21,786,000股,战略配售合作锁定36个月。

  作为首只科技股独角兽,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工业富联)此次发行募资额为271.27亿元,发行市盈率为17.09倍。根据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及历年来的业绩表现,多家券商及中介机构对富士康后续在二级市场的走势给出了20-25倍的市盈率预估,按此推算,乐观估计,东方明珠在三年解禁期过后,投资收益或达50%。

  此前东方明珠通过与富士康的合作实现了融合媒体产品在台湾地区的落地,并联手推进“5G+8K”试验网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布局。进一步梳理双方主营业务可发现,双方在互联网电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都不排除有合作的可能。

  这意味着,通过入股富士康,东方明珠除了可以获得投资收益外,更可以在其智慧运营驱动“文娱+”战略的基础上,分享富士康“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生态的红利。

  凭借富士康在硬件和技术上的支撑优势,拥有内容基础、变现渠道和用户资产的东方明珠更可为文化娱乐产品消费升级插上翅膀,在新文娱、新经济、新技术的时代拔得头筹。

  战略参股富士康,多层业务有合作空间

  根据公告,此次发行,富士康共引进20家战略投资者,最终战略配售数量为5.908亿股,约占发行总数量的30%。东方明珠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并列,各获配2178.6万股,股票锁定期均为3年。记者同时注意到,在为数不多的上榜的A股上市公司中,东方明珠也是唯一一家文化传媒类投资标的。分析人士表示,这充分说明东方明珠近年来在企业战略升级,产业优化转型中的种种努力和推进已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

  对于战略投资者的选择标准,富士康曾表示,主要考虑资质优异且长期合作的投资者,优先考量与工业互联网业务能否形成战略协同效应,合作提供软硬结合、虚实结合的科技服务解决方案。

  东方明珠相关负责人表示,富士康作为A股市场中先进制造的龙头企业,定位于工业互联网制造的综合服务商,符合“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

  “东方明珠对富士康的战略参股,不仅能为东方明珠的智慧运营驱动“文娱+”战略形成很好的推动作用,更能借力加速东方明珠在多项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的技术布局和业务落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方明珠在文娱媒体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软实力”,嫁接富士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硬功夫”,将形成强有力的发展合力,开创对双方有战略意义的双赢格局。

  事实上,终端和内容厂商的“软硬结合”业内早有先例,比如小米和爱奇艺,PPTV智能电视与优酷,华曦达与芒果TV等。而东方明珠与富士康也自去年起就频频携手。

  2017年,东方明珠作为发起人,携手包括富士康在内的合作伙伴发起成立“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联盟”,正式进军物联网产业,完成了上海多个区“智慧广电”项目下的物联专网建设。今年5月17日,东方明珠宣布与富士康共同构建“8K生态”布局,在8K片源拍摄、内容编辑存储传输等领域达成一系列合作。

  新文娱时代,东方明珠借力科技撬动产业资源

  事实上,入股富士康与东方明珠一直以来“内生增长、外延扩展、并举促进业务发展”的路线一脉相承。

  业内人士指出,富士康这样的“独角兽”企业代表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向,也充分体现了新经济的特征。而东方明珠在内生增长时,与智能制造商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围绕家庭娱乐的用户需求,打造泛娱乐内容生态闭环,构建市场竞争壁垒,并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纵观媒体网络领域,IPTV 运营商主体日益多元化,OTT 发展的盈利模式和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有线电视市场萎缩,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导的行业格局已经确立,且基于移动互联网、资本等优势,进一步通过强大的内容及流量汇聚能力向大屏端延伸,大屏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种背景下,东方明珠在2017年年报中提出智慧运营驱动“文娱+”的战略转型,即通过OPG云的升级、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以及文娱消费生态的布局完善,以实现业务、用户、服务的链接与贯通。

  目前,东方明珠已在智能终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例如与微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腾讯、联想等企业全方位合作,强化渠道优势,加大视频业务覆盖,拓展智能终端领域的视听内容及应用服务。

  东方明珠还在去年完成了影视互娱、媒体网络、视频购物、文旅消费四大业务板块的重组,通过智慧运营技术实现公司的数据化管理模式转型。

  另一方面,富士康早就不满于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厂”之称,希望成为具有工业互联网基础的“智能工厂”。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表示,富士康从制造业转型为“六流”公司,包括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员流、物料流以及过程流。此次工业富联招股书也透露,公司将构建云计算、移动终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网络和机器人为技术平台的“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

  可以预见,两艘历史机遇下寻求转型的“巨轮”,通过彼此赋能,在转型之路上将有望加速前进。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