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流量费挑起业绩大梁 三大运营商齐推百元内不限量套餐

2018年04月16日 06:58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任芷霓

   每经编辑 赵 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相继发布2017年年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三家运营商的营收与净利均有所增长,其中,4G流量资费为其做了巨大贡献。据中国移动年报显示,无线上网业务年度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总营收的一半。

  此外,三大运营商均推出了百元以内流量不限量套餐:如中国移动的“任我用”流量包,在北京地区售价98元/月;联通的大、小“冰神卡”均有提供不限量国内流量;电信的“大牛卡”49元/月。

  就流量套餐降价对运营商业绩的影响,4月15日,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对记者表示,肯定会有影响,但换个角度,运营商最近几年流量处于进一步的红利期。而且为了保证盈利,运营商一方面鼓励用户多使用流量,另一方面不同地方的降幅也是不一样的。

  不限量但要限速

  很多用户或许有过因流量用超却不知的经历,也曾感叹流量费太贵。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运营商的流量套餐资费有所下降,但用户的使用量也在快速增长。

  据工信部2018年2月5日发布的《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12月当月户均接入流量高达2752MB/月/户,将要突破3GB流量使用。2017年全部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35亿GB,比上年增长179%。

  记者注意到,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相继推出百元内的流量不限量产品,但套餐内流量不限量并不指没有了限制条件,到达一定量后会限速。

  如中国移动的“任我用”流量包,在北京地区仅需 98元/月。但其官网信息显示,流量包的内容为,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流量20GB,流量包附赠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通用流量20GB,附赠流量有效期为3个月。套餐中的国内流量用尽后,再上网时,将被限速至最高1Mbps。此时客户上网不收取费用,直至超出100GB时,上网会被限速至最高128Kbps,但仍可继续上网使用,且不收取费用。也就是说,在流量使用完之后,将会开始实施限速。

  付亮称,“1Mbps的网速简单看一些网页和微博是可以的,但要还想看视频肯定就不行。”

  中国联通3月31日推出的大小“冰神卡”亦包含国内流量不限量的内容。其中,小“冰神卡”售价为99元/月,除流量不限量外,还包含国内通话300分钟/月;而大“冰神卡”售价为199元/月,国内流量通话均不限量。但对于小“冰神卡”,同样有限速条件,具体为,当月全部国内总流量达到20GB后,上网速率将最高降至1Mbps。

  而中国电信的不限量套餐与上述两家都有区别,其“大牛卡”售价49元/月,前两月免费体验,体验期内,全省流量不限量,全国流量5个G;体验期过后开始收费,并且不限量流量改为全国通用。对于限速,“大牛卡”具体为,当月手机上网流量累计达到10G后,上网速率最高1Mbps,次月恢复正常速率。

  对于中国移动98元/月的套餐流量在北京之外能否办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4月15日致电移动客服,其表示,在成都这边的套餐有88+9.9元的,但需要看是否为目标客户,满足条件才能办理。具体是根据用户的上网时间和平常流量使用情况来判定。而记者手机的资费条件只能升级成飞享138元再加9.9元,才可办理省内不限量。

  5G时代计费或大不同

  为何各大运营商均采取流量不限量但限速,付亮认为,“由于移动网络的特点,如果推出没有限制的套餐,一是价格会很高;二是用户体验不一定好,因为大家都随便用,那可能(速度)都上不去。”而且,各种限制条件,也让运营商做出差异。收费便宜的,限速门槛就低,收费贵的,限速门槛就高。形成不同的档次,用户可以按照自身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实际上,省内流量不限量套餐早已有之。对于其更改为全国范围,付亮称,“主要受政策影响,(要求网络费用)在全国统一价格,这让运营商要做出调整。”

  今年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围绕促进经济升级和扩大消费,督促电信企业加大降费力度,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 ,确保今年流量资费降幅30%以上,推动家庭宽带降价30%、中小企业专线降价10%~15%,进一步降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漫游资费。

  如今,5G也正快马加鞭向我们走来,国内多个城市已进行5G规模试验。根据相应规划,我国有望在2019年实现部分地区5G预商用,2020年实现大规模正式商用。

  付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5G时代的计费与如今的4G和宽带都有所不同,因为“5G应用会很丰富,包括正常手机上网,也包括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甚至是共享单车智能车锁一类的,都可能是5G的终端,运营商就会有很多的套餐,不会和目前流量收费一样,也不能像宽带那样全国统一价格。”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