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子公司转型新方向:类FOF、寻求知名机构合作

2018年04月02日 06:23    来源: 同花顺    

  在经历了上一轮去杠杆、去通道的强监管后,基金子公司的发展脚步逐渐慢了下来。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基金子公司规模为7.3万亿元。

  通道业务受限、非标业务清理,基金子公司无疑被监管倒逼着走上转型之路。据记者了解,除了资产证券化(ABS)业务,个别基金子公司开始谋求基金中基金(FOF)业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私募产品整合”。另外,也有基金子公司开始寻求知名机构合作,以扩大自身竞争力。

  新方向突围

  记者获悉,有基金子公司开始寻求类似于FOF产品的业务模式。在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总经理看来,目光不应局限在狭义的FOF概念,而是更广义的“产品整合”。

  “基金子公司如果单纯地做类FOF产品并不具有优势,因为新规对子公司和母公司的业务是严格界定的,子公司对于FOF产品的底层资产无论是研究还是渠道都不够专业,可能需要另外的模式。”在其看来,目前可操作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类似私募产品的整合,主要集中在主动管理型产品,基金子公司完全可以寻找优质的私募产品,对于产品的特色、行业轮动进行分析,从中选出最合适的进行配置。

  第二种是混合资产的概念,即不限定于专门的产品,而是做更大的资产配置,以一个类似的安全垫为根本,再投资一些风险更高的领域甚至期权,最终获得一个预期收益率。

  第三是做股权产品,但这一块更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有正式产品。

  沪上另一家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认为,在转型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并非是转型后的业务模式,而是子公司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据悉,该基金子公司目前正在发行一款专户产品,虽然与市场上标准化的产品并无差异,同样是股债混合型,且设置了一定比例杠杆的劣后级,但是,公司在权益类投资方面联手了东方红资产管理。

  据记者了解,不少基金子公司开始在转型的道路上另辟蹊径,包括将团队重心向销售部门倾斜、专门定位于股权投资、资产并购等。

  ABS仍需观察

  正如上述沪上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所言,特色才是一家公司发展的根本。由于对每项业务的人才需求是不一样的,在转型过程中的每一步摸索,其实都是在对自己业务的一个定位,没有哪条转型之路是畅顺的。“大家选择ABS也只是因为转型难度相对较小,并且有一定的发展前途,这两点是转型的首要条件。”

  但他也指出,ABS由于人才和项目门槛所限,并非所有的子公司都可以直接上手,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好这部分市场,资源逐渐紧缺,是一个从蓝海到红海的过程。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共有118家机构备案确认1125只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总发行规模达16135.20亿元,较2016年底累计规模增长了133.56%。

  在1125只出具备案确认函的产品中,管理人为证券公司的71家,基金子公司有47家,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规模合计3174.20亿元,占比19.67%。

  按存续规模统计,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产品规模合计2142.22亿元,占比也仅为18.29%。可以说,ABS业务虽然依旧有极大的空间,但短期还看不到类似通道业务般的扩张速度。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做ABS业务,但国内的ABS市场还是相对不完善,只有产品创设和投资过程,没有交易流转,对ABS项目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价。”上述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指出,虽然发展到后期ABS业务的市场规模会逐渐变大,但竞争同样会使得业务赚钱的空间缩小,基金子公司不能盲目局限在ABS业务上。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基金子公司转型新方向:类FOF、寻求知名机构合作

2018-04-02 06:23 来源:同花顺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