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华夏基金李一梅:至诚不息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2018年02月05日 06:49    来源: 和讯    

  ⊙记者 陈玥 ○编辑 金苹苹

  在华夏基金“查理智投”APP的发布会上,记者见到了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李一梅。穿着深色简洁职业装的她手持话筒,神采奕奕。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员老兵,在男性主导的营销序列,李一梅不仅是一位经常战斗在一线的“将军”,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再过两个多月,华夏基金将迎来20周年生日。风雨20年,华夏基金伴随公募行业一起成长。而李一梅的职业生涯,也与这段历史息息相关。

  长跑制胜 为信任奉献回报

  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为广大投资者理财并创造回报是公募基金的责任。对投资者来说,能够落袋为安的收益才是真实的回报。对于这一点,常处于营销第一线的李一梅感悟最深。

  前不久华夏基金发行了华夏稳盛混合基金,3天募集78亿元,成为2018年新基金发行的热点。在李一梅看来,华夏稳盛首募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可,离不开投资人对华夏回报这只基金的信任。

  华夏稳盛和华夏回报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华夏回报是一只长期业绩表现优异、坚持到点分红的基金,只要收益超过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该基金就分红。刚刚过去的2017年,华夏回报年度收益率达34%以上,年内分红7次。截至今年1月29日,华夏回报自2003年成立以来总回报高达1111.80%,是真正的“十一倍牛基”。而且该基金累计分红81次,是分红次数最多的权益类基金,累计分红金额超124亿元。

  “华夏回报长期优异的业绩和坚持分红为它积累了一大批粉丝。在华夏稳盛发行期间,我们走访了很多银行渠道,好多当年的客户经理已经升任主管或者分行行长,他们也都是华夏回报的持有人。”李一梅笑着说。

  “有位渠道负责人告诉我,他从2007年起就开始持有华夏回报,也向身边人及亲戚推荐这只产品。经过这些年的收益积累,有的客户用华夏回报的收益给自己买了第一辆车。有的客户在孩子出生之前买了华夏回报作为教育基金储备,等孩子开始上学时,已经有了一倍多的回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李一梅认为,正是华夏回报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口碑,让大家对公募基金、对华夏基金的产品有了信任和期待。

  除了华夏回报之外,截至今年1月29日,成立以来涨幅超过10倍的12只公募基金中,华夏基金占据了4席。其中,华夏大盘保持了累计净值涨幅2364.00%的最高纪录,华夏兴华20年来的收益也超过了20倍。不仅如此,华夏基金近20年里累计分红超过1350亿元,累计为投资人盈利2000亿元。

  转型升级 顺应投资者需求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基金公司之一,华夏基金一贯以沉稳、专业的形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近些年与微软携手、进军蚂蚁财富、切入人工智能领域……华夏基金的形象越来越年轻化、国际化。这种转变从何而来?主管市场营销和品牌的李一梅详细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我们每年都会委托专业机构做品牌形象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华夏基金连续多年荣膺投资者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美誉度最好的基金品牌。”李一梅说。在她看来,专业是一家资管机构必备的素质,但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唤醒了一大批年轻人的理财意识,对这一群体的理财需求必须充分重视。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富有潜力的投资人群,华夏基金对品牌形象做了微调,往年轻化方向转变。

  “至于国际化的转变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节奏加快,全球配置将成为大众资产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面对客户相关需求的增长,我们必须加快步伐顺应趋势。其次,华夏基金积累了很多国际合作资源,在海外投资方面颇具优势,加快国际化发展是顺势而为。”李一梅说。

  互联网金融给基金业带来很大冲击,对此李一梅并不讳言。在她看来,当前网络的“入口之争”已近白热化。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更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推送逻辑的科学化。而华夏基金在今年初重磅推出智能投顾产品——“查理智投”,就是希望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做好养老、教育等财务规划,获得资产的保值增值。

  展望未来,李一梅表示,经过20年的积累,基金业已到了一个新的爆发式增长的起点——不论是去年的资管新政还是即将落地的养老型公募基金,都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的行业基础和客户基础越来越稳固,投资者教育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怀抱初心继续前行,相信未来的20年将更加辉煌。”李一梅说。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华夏基金李一梅:至诚不息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

2018-02-05 06:49 来源:和讯

  ⊙记者 陈玥 ○编辑 金苹苹

  在华夏基金“查理智投”APP的发布会上,记者见到了华夏基金副总经理李一梅。穿着深色简洁职业装的她手持话筒,神采奕奕。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员老兵,在男性主导的营销序列,李一梅不仅是一位经常战斗在一线的“将军”,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再过两个多月,华夏基金将迎来20周年生日。风雨20年,华夏基金伴随公募行业一起成长。而李一梅的职业生涯,也与这段历史息息相关。

  长跑制胜 为信任奉献回报

  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为广大投资者理财并创造回报是公募基金的责任。对投资者来说,能够落袋为安的收益才是真实的回报。对于这一点,常处于营销第一线的李一梅感悟最深。

  前不久华夏基金发行了华夏稳盛混合基金,3天募集78亿元,成为2018年新基金发行的热点。在李一梅看来,华夏稳盛首募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可,离不开投资人对华夏回报这只基金的信任。

  华夏稳盛和华夏回报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华夏回报是一只长期业绩表现优异、坚持到点分红的基金,只要收益超过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该基金就分红。刚刚过去的2017年,华夏回报年度收益率达34%以上,年内分红7次。截至今年1月29日,华夏回报自2003年成立以来总回报高达1111.80%,是真正的“十一倍牛基”。而且该基金累计分红81次,是分红次数最多的权益类基金,累计分红金额超124亿元。

  “华夏回报长期优异的业绩和坚持分红为它积累了一大批粉丝。在华夏稳盛发行期间,我们走访了很多银行渠道,好多当年的客户经理已经升任主管或者分行行长,他们也都是华夏回报的持有人。”李一梅笑着说。

  “有位渠道负责人告诉我,他从2007年起就开始持有华夏回报,也向身边人及亲戚推荐这只产品。经过这些年的收益积累,有的客户用华夏回报的收益给自己买了第一辆车。有的客户在孩子出生之前买了华夏回报作为教育基金储备,等孩子开始上学时,已经有了一倍多的回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李一梅认为,正是华夏回报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口碑,让大家对公募基金、对华夏基金的产品有了信任和期待。

  除了华夏回报之外,截至今年1月29日,成立以来涨幅超过10倍的12只公募基金中,华夏基金占据了4席。其中,华夏大盘保持了累计净值涨幅2364.00%的最高纪录,华夏兴华20年来的收益也超过了20倍。不仅如此,华夏基金近20年里累计分红超过1350亿元,累计为投资人盈利2000亿元。

  转型升级 顺应投资者需求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基金公司之一,华夏基金一贯以沉稳、专业的形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近些年与微软携手、进军蚂蚁财富、切入人工智能领域……华夏基金的形象越来越年轻化、国际化。这种转变从何而来?主管市场营销和品牌的李一梅详细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我们每年都会委托专业机构做品牌形象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华夏基金连续多年荣膺投资者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美誉度最好的基金品牌。”李一梅说。在她看来,专业是一家资管机构必备的素质,但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唤醒了一大批年轻人的理财意识,对这一群体的理财需求必须充分重视。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富有潜力的投资人群,华夏基金对品牌形象做了微调,往年轻化方向转变。

  “至于国际化的转变有两个原因。首先,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节奏加快,全球配置将成为大众资产配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面对客户相关需求的增长,我们必须加快步伐顺应趋势。其次,华夏基金积累了很多国际合作资源,在海外投资方面颇具优势,加快国际化发展是顺势而为。”李一梅说。

  互联网金融给基金业带来很大冲击,对此李一梅并不讳言。在她看来,当前网络的“入口之争”已近白热化。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更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实现推送逻辑的科学化。而华夏基金在今年初重磅推出智能投顾产品——“查理智投”,就是希望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做好养老、教育等财务规划,获得资产的保值增值。

  展望未来,李一梅表示,经过20年的积累,基金业已到了一个新的爆发式增长的起点——不论是去年的资管新政还是即将落地的养老型公募基金,都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的行业基础和客户基础越来越稳固,投资者教育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将怀抱初心继续前行,相信未来的20年将更加辉煌。”李一梅说。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