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三季报披露结束以来,本月次新股板块成交量、收盘价整体持续上升。同时,多家券商发布“高送转”题材研报,在多家券商筛选的2017年年报可能“高送转”的标的中,有约半数为次新股。
次新股“高送转”概率大
三季报披露结束以来,本月次新股板块成交金额、成交量、收盘价(流通股本加权平均)整体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从最近6个交易日的数据来看,11月6日-13日,次新股板块成交金额分别为424.11亿元、464.59亿元、508.78亿元、444.02亿元、504.08亿元和526.42亿元;成交量分别为11.68亿股、13.36亿股、15.21亿股、12.25亿股、14.1亿股和14.15亿股。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以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渤海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2017年高送转题材研报,在各券商筛选出的高送转标的中,有约半数为次新股。
一般来说,最近一年内上市的股票,基本可归为次新股板块。次新股由于上市时间较短,业绩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异常变化。同时,由于次新股的资本公积金比较高,具有强大的股本扩张潜力,市场对其“高送转”的预期也较为强烈。
日前,基于2017年三季报的财务数据等指标,海通证券筛选出50只2017年预计年报“高送转”的股票。其中,37只为2017年上市的股票,包括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海特生物、赛意信息、永安行、达威股份、大元泵业、凌霄泵业、澄天伟业、电连技术、双一科技等。渤海证券筛选的2017年存在高送转预期的50只股票中,有21家为2017年上市的股票,包括吉比特、富瀚微、江化微、江苏雷利、上海天样、安靠智电、科达利、大千生态等。
业内人士认为,次新股板块的近期表现或受到多家券商近期发布的2017年“高送转”概念股的一定影响。按照往年规律,市场对于“高送转”的炒作从每年年底开始,相关标的较易吸引资金,并呈现持续跨年运作的特征。次新股板块或将成为“高送转”股票集散地。
海通证券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上市公司选择“高送转”方案,通常表明公司对业绩保持高增长充满信心,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一些股价高、流动性较差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高送转”降低股价、增强公司股票流动性。
业绩向好是关键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高送转效应”,因此,上市公司大股东借“高送转”进行大比例减持的现象也较多。不过,随着监管力度趋紧,这类现象有望消停。
2016年11月24日,深交所修改高送转方案公告格式,要求披露高送转时必须披露业绩预告,原则上不支持亏损或业绩大幅下滑公司高送转。另外,上市公司应当向提议人、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问询高比例送转方案披露后6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若是,应当披露拟减持数量及方式等内容。若否,应当明确披露不存在减持计划。
上交所也在发布“高送转”信披指引的基础上,加大问询及核查力度,按照分类监管、事中监管、刨根问底“三位一体”的信息披露监管模式,严把信披监管第一关,强化对相关公告的信披审核。
据了解,在多方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今年年初上市公司借2016年年报“高送转”进行大比例减持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市场对年报及中报“高送转”主题的投资热情明显降温。
上市公司方面,以网宿科技为例,3月13日晚间,网宿科技披露2016年利润分配方案显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含税)。同时,实控人陈宝珍、董事储敏健分别计划未来6个月内拟减持不超过500万股(占总股本的0.62%)、225万股(占总股本的0.28%).3月14日、3月15日,公司股价跌幅分别为9.91%、4.31%。
在多重因素背景下,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高送转”主题会回归基本面,只有基本面好、业绩增长迅速、具有“高送转”能力的公司才易受到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