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良
一度让基金公司“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基金清盘,随着清盘数量的不断增加,也逐渐成为基金行业的常态。与此前讳言清盘不同,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主动清理旗下的迷你基金,重新梳理旗下的基金品种,以便契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某基金公司市场总监就向记者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基金清盘的负面效应比预期小很多,而且基金清盘受到的阻力也并非如此前预估的那么夸张,所以,旗下迷你基金过多的基金公司清盘动力也在逐渐增加。如果基金行业能够逐渐构建起进退有序的状态,有助于基金公司理性发行新基金,对于公司和持有人都有益处。
清盘潮涌
德邦基金日前发布了关于德邦锐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的公告。值得一提的是,这只基金刚刚于今年6月21日成立生效,存活期不过3个月左右,因此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最短命基金”之一。
事实上,今年以来,如同德邦锐祺债基一般的短命基金不在少数。记者通过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的统计发现,截至昨日,以A/B/C分开计算,今年一共有90只基金进行了清盘,其中,年内成立、年内清盘的基金就有9只,而去年成立、今年清盘且存续期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基金数量达到30只。尽管这其中不乏定制基金在严厉监管下的无奈之举,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其实也令基金行业逐渐扯下基金清盘前的“遮羞布”,未来将会直面更多基金的清盘潮。
不过,从采访情况来看,多数基金公司还是不愿意直接面对基金清盘的现实。不过,上海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则直言,过去疯狂发行新基金的举动,不仅在市场低迷时导致大量迷你基金的出现,还令基金经理被迫管理多只迷你基金,造成了公司成本上升、基金经理的精力耗费,甚至导致持有人利益受损。该基金经理认为,基金行业应该快速清除更多的迷你基金,让行业回到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
进退有序
除了今年已经清盘的基金外,还有数以百计的迷你基金符合清盘条件,或将成为下一批清盘的对象。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基金公司能够直面基金清盘的现象,通过新基金发行和基金清盘双管齐下,主动调整基金公司的产品线来适应发展战略,或将助力基金业迎战竞争日趋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
记者通过统计发现,在今年主动清盘旗下迷你基金的基金公司中,既有规模数千亿的大型基金公司,也有规模不足百亿的小型基金公司,这显示出,在面对基金清盘事件时,大型和中小型基金公司的步调基本一致。这也表明,随着基金清盘破冰之旅的启航,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其实已经认可基金清盘的意义,未来会有更多的基金公司选择主动清盘旗下基金。
而一位基金分析师则向记者表示,基金行业的新基金发行速度太快,导致行业的承受力不够,大量迷你基金的存在其实已经损害了行业的公信力。因此,如果能够通过清盘快速去除掉对行业发展毫无价值的迷你基金,不仅有助于调整基金行业的基金品种结构,也可以帮助基金公司减轻包袱,将更多的资源用在保障持有人利益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