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小微经济需深入调结构

2017年09月04日 13: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经济长周期中的转型发展已成为目前改革的重要目标,此间小微经济如何破题,如何融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期趋势中,是解决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乃至调整收入分配的重要议题。

  2017年8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为46.4,较上月回升0.1个点,这是该指数在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后重拾升势。2016年7月份,小微指数到达45.6的历史低点,之后走出筑底并缓慢上升的态势,这体现出小微经济体在经历快速下行、缓慢下行后,逐渐步入“探底回升”的长期趋势中。当然,这种趋势的良性延续仍需要宏观经济长期、积极的支撑。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窄幅波动期。美国8月份制造业PMI初值为52.5,创两个月新低,7月份终值为53.3,制造业的表现相比服务业欠佳,总量则处于近一年以来的低位。但其经济整体扩张水平则升至27个月高位,这主要得益于其服务业的扩张。同时,欧元区制造业PMI初值从7月份的56.3上升到8月份的57.4,创2011年4月份以来新高。但欧元区服务业PMI初值从55.4下降到54.9,达到近7个月来最低值。美欧这种产业间的数据波动会对第三季度的整体增长预期产生影响,加之美联储主席耶伦有可能会再次就美国缩表问题表态,为下一阶段发展中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走势带来了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在二季度温和回暖的基础上短暂回调,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4%,较上月大幅下降1.2个百分点,低于今年均值水平(6.8%),但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且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6月份增长0.41%。这一方面显现了筑底期的增长特点不是一帆风顺,另一方面也初步显示了长周期中工业增长的趋势。在投资方面,前7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8.3%,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在基建投资基本持平、PPP等渠道投资增加的基础上,房地产投资有所回落,投资结构较为合理。但前7个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达4.8%,民间投资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达6.9%,而且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4%,回落0.6个百分点。这些投资与消费的异动在改革中虽然难免,但需要引起重视。

  8月份,小微指数总指数为46.4,显示自去年夏季以来稳定、缓慢攀升,凸显了小微经济随宏观经济筑底的基本特征,但筑底过程中仍然承压,如果能够抓住机会深化结构调整,就有助于小微企业在经济回暖后以更加良性的状态升级并增长。

  从小微分项指数来看,除市场指数与上月持平,为43.8,其余指数均上升,呈现“七升一平”态势,但融资指数和扩张指数均只微升0.1个点,且扩张指数为45.5,距荣枯值有距离,因此要对下阶段小微经济的持续回升持谨慎乐观态度。

  从区域指数来看,除东北、中南两个区域下降以外,其余区域均呈上升态势,尤其是小微经济发展较弱的西北地区上升了0.3个点,这一方面显现了中央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初显,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北地区近年来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其43.2的区域指数仍然偏低,这也说明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续投入、多措并举,方可促进区域间经济的均等、优化发展。

  从行业指数来看,8月份七大行业小微指数呈现出“五升两降”的态势,除建筑业和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小微企业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批发零售业更是大升了0.3个点,达49.2,成为各行业中最接近荣枯值的行业。

  当然,增长中也有不确定因素。比如,8月份制造业小微指数上升了0.2个点,为44.5,但其采购指数上升了0.4个点,为40.2,同时制造业小微企业积压订单上升0.6个点。这种采购与积压订单同时增长,按正常逻辑不应同时长期存在,即便是短期内出现,也需要研究小微企业究竟是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积极采购并囤货,还是小微企业增加了采购却销售不畅,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因为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引发采购成本增加。下一阶段“去产能”的政策应更强调用市场化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以实现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与采购成本回归正常的良性增长,这也符合中央“站在经济长周期和结构优化升级角度”深化改革的要求。(作者:南开大学教授 李 全)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