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赵桥
今年上半年,正虹科技(000702,SZ)又亏损了。根据业绩预告,正虹科技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60万元~320万元。
而长期在资本市场表现乏善可陈的“中国饲料第一股”正虹科技,因在过去三个月里遭遇两次股价“闪崩”,正引起各方关注。
在正虹科技股价“闪崩”背后,则是其早已糟糕的基本面:扣非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营收“开倒车”至13年前的水平。这家曾被誉为“中国饲料第一股”的上市公司,早已被后来者超越,风光不再。
对于公司如何扭亏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7月27日致电正虹科技董秘刘浩,对方以“达到披露要求的信息都会通过公告进行披露”为由回绝了采访。
营收“开倒车”
公开资料显示,正虹科技是中国饲料行业中最早改制上市的股份制企业,1997年3月登陆深交所。作为“中国饲料第一股”,正虹科技还是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评定的第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部评定的第一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此外,“正虹”商标是中国饲料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是“中国名牌产品”。
上市以来,正虹科技的业绩在经过了前期的增长之后,自2006年起营业收入便经历了长达几年的下滑。2013年,正虹科技的营业收入在回升并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20.24亿元之后,开始急转直下,去年这一数字更是倒退至2003年的水平。净利润方面,即使是巅峰时期的2000年也未能突破1亿元,其当年的净利润为8027.70万元。
正虹科技2016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0亿元,同比下降6.60%;归属净利润为202.45万元,同比下降58.5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正虹科技主营业务实际亏损361.75万元。回到13年前的2003年,正虹科技的营业收入为13.62亿元,归属净利润为993.68万元,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正虹科技都不及当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正虹科技历年年报发现,2012年~2015年,正虹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66亿元、20.24亿元、18.01亿元和13.17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79.82万元、负2623.98万元、2602.68万元和488.3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全部为负。
在过去的5年里,政府补助、变卖资产、炒股理财等几乎成为正虹科技避免被“ST”的“杀手锏”。2012年~2016年,正虹科技的非经常性收入分别为610万元、1063万元、3083万元、1853万元和564万元。
被多家后来者超越
尽管头顶着“中国饲料第一股”的光环,但是正虹科技“第一股”的称号并不实至名归,其规模早已被资本市场的“后来者居上”。
1998年3月于深交所上市的西南地区生产和销售各种饲料的最大企业之一——新希望(000876,SZ)2016年的营业总收入为609亿元,将正虹科技甩出了N条街外;新希望归属净利润为24.7亿元,更是正虹科技的1200多倍。2009年11月于深交所上市的海大集团(002311,SZ)去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72亿元,归属净利润为8.56亿元;同期,通威股份(600438,SH)和正邦科技(002157,SZ)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09亿元和189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和10.5亿元。
这些饲料上市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都遥遥领先于正虹科技。在目前国内饲料行业的竞合阶段下,不属于第一梯队的正虹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中或将进一步受到其他企业的挤压。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饲料行业总量有缓慢下滑趋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饲料企业数量由15000余家减少到2016年底的6000多家,预计后期将继续整合,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
海大集团董秘黄志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饲料行业要求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全面,行业门槛越来越高。规模小,资金链紧张的小企业,在全球化的采购下很难有较好的采购结果,而且整个农业板块都在谈技术服务,除了提供饲料,还要教养殖户怎么去养殖,小企业没有能力和资金,没办法培养出服务队伍,服务的内容也难以研发出来,所以小企业退出应是趋势。而随着整个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大企业将是受益者。
正虹科技2016年年报也坦承,大型集团企业区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市场空间日趋受到挤压;“一条龙”经营企业,以合同养殖等形式,绑定大量优质养殖户,切割走一定市场份额,导致市场开发难度提高,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今年上半年,正虹科技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卓创资讯饲料行业分析师王文深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行,导致生猪养殖业务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降,养殖户积极性受挫,饲料需求低迷;与此同时,豆粕价格的下行使得饲料价格进一步下降,利润空间减少,盈利不那么强的饲料企业日子会越发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