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体系内部“降杠杆”成效初显

2017年07月10日 18: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0日讯 (记者 陈果静) 上半年,一系列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目前成效已经初显。

  近日,在第九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也表示,“5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6%。从中能看出我们进一步稳杠杆态势。去杠杆首先是稳杠杆,要让杠杆的增速降下来。现在看来,已有初步的结果。”

  金融机构主动降杠杆

  5月M2增长比上月下降近一个百分点,创下近期新低。结构上更出现了明显分化: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这正是金融体系降低内部杠杆的反映。

  近些年,部分金融机构通过资金多层嵌套进行监管套利,在体系内加杠杆实现快速扩张,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相关业务迅速扩张,累积了一定的风险。如在资产管理业务中,通过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方式,资产管理机构将募集的低价、短期资金投放到长期的债权或股权项目,以寻求收益最大化,到期能否兑付依赖于产品的不断发行能力,一旦难以募集后续资金,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紧张,并通过产品链条向对接的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传导。

  上半年,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去年开始实施的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中,对同业负债率进行了限定,今年更将广义信贷增速纳入考核的范畴。政策一出,银行就开始通过缩减同业业务和同业理财规模等方法,控制广义信贷增速。同时,银监会从3月末开始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针对的重点就是市场关注的同业业务,控制业务增量、做实穿透管理、消化存量风险、严查违规行为。一系列监管政策之下,金融体系主动调整业务降低内部杠杆,与同业、资管、表外以及影子银行活动高度关联的商业银行股权及其他投资等科目扩张放缓。

  透过基金二季度规模缩水、银行理财大幅下降以及同业存单规模的变化,都可以看出上半年金融机构正主动降低杠杆。

  日前公布的基金二季末规模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二季度的规模为1.74万亿元,相比一季度的1.99万亿元,缩水2450.78亿元,幅度达到12.32%。这显示出随着金融去杠杆,对接银行的委外资金开始出现撤退迹象,部分基金出现较大幅度的赎回。

  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也显示,5月银行理财创近10年最大降幅,表外、同业理财收缩是主因。5月银行理财余额为28.4亿元,环比净下降1.6万亿元,同比增速跌至9.0%,不仅低于贷款增速,也低于M2的目标值。

  Wind数据显示,5月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净融资曾经历“断崖式”下跌,由4月的4255亿元突然转负,跌至-3304亿元,创下2013年12月以来的新低。6月,受到半年末季节性因素影响,银行流动性趋紧,同业存单规模才较5月回升。

  实体经济影响几何

  金融去杠杆、市场利率走升会不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抬升,进而加剧其经营困难的局面?随着监管政策的趋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几何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关调研显示,商业银行在控制同业等业务的同时,扩大了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总的看,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对于降低系统性风险、缩短资金链条有积极作用,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也有专家表现出担忧。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上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放缓,对实体经济融资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他也认为,近期表内信贷持续扩张,这反映出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依然较强,银行资金供给也依然偏好实体。“因此,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高估。”

  “持续地大幅收缩也可能对未来实体经济带来融资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M2增速放缓说明金融去杠杆效果逐渐显现。在货币政策由偏松转向中性、脱虚向实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M2增速回落的趋势几乎是确定性的。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等预期产生了短期的超调反应。“如果M2增速持续较低,应引起适当的关注。”

  还有观点认为,由于去杠杆不可避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在二者之间尽量平衡,把握节奏,稳定市场预期,有序去杠杆。要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同时也要保持政策定力,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

  防风险仍是主题

  防控金融风险仍将是下半年的重点。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要着力夯实稳中向好的基础。继续稳定宏观政策、稳定市场预期、稳定金融运行,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前瞻、精准、有效的相机调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妥善防控和化解风险点。

  连平强调,在“去杠杆”过程中,仍有部分领域风险处于加快释放阶段,需要重点关注。

  一方面,预计未来随着强监管的持续推进,影子银行规模将会进一步收紧。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虽有所抑制,但房地产库存总量仍在高位,且房地产部门杠杆率水平提升较快,加之房地产行业抗风险能力整体较弱,房地产泡沫风险仍需警惕。“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房地产价格出现较大波动可能会引发的信用风险。”

  为避免银行资产负债表增速回落过快诱发流动性风险,连平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流动性管理机制。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从央行获得流动性工具支持的难易程度有比较大的差异。从央行获得融资需要有充足的合格抵押品,但这恰恰是中小银行的短板。“可以考虑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合格抵押品机制,扩大中小商业银行从央行获得融资的合格抵押品的资产范围,从而使其可以更加便利地从央行获得更低利率的融资。”

  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金融监管的协调性有望增强,预计市场流动性将维持紧平衡,市场利率不会出现大幅上行,对实体经济也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