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钢价利润双高钢铁股行情入夏 趋势性行情能否延续

2017年07月04日 07:3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钢价利润“双高” 钢铁股行情“入夏”

  □本报记者 王威

  近期以来钢铁股持续逞强,昨日再度以3.51%的涨幅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居于首位。不仅如此,无论从5日涨幅抑或是今年以来累计涨幅,钢铁板块都十分可观。券商对于钢铁股的下半年行情较为看好,认为下半年需求并不悲观,三季度钢价或仍有上涨空间,而且下半年钢铁企业利润也仍将保持在高位。未来钢铁股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钢铁股连续反弹

  本周一沪深两市大盘迎来7月“开门红”,其中钢铁股成为上涨的“主力军”,昨日申万钢铁指数大涨3.51%,涨幅远远超过位居第二的建筑材料指数1.46%的涨幅。

  成分股中,八一钢铁和马钢股份涨停,柳钢股份、首钢股份、新钢股份和方大特钢分别上涨8.04%、6.29%、6.03%和5.39%,另有包括常宝股份、南钢股份、韶钢松山、安阳钢铁等在内的15只成分股涨幅超过3%。在全部正常交易的34只成分股中,仅武进不锈涨幅不足1%。

  但其实从行业指数5日涨幅榜来看,申万钢铁指数就以4.28%遥遥领先其他行业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也已经达到了7.27%,仅次于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指数。

  钢铁股的强势表现与行业基本面密不可分。长江证券分析师王鹤涛表示,今年以来,钢价表现切换为典型高位震荡态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需求分化。2016年上半年,地产投资增速上行但基建、汽车等领域景气回落。与此同时,去年年底以来,强力推行的关停地条钢政策,成为今年需求整体平稳而供给逐步回升情况下,支撑钢价高位震荡的另一重要因素。虽然钢价单边上行不再,转为宽幅震荡格局,但行业盈利却有增无减,仍然得益于供给侧改革提升产业链中冶炼环节地位,在收入平稳情况下,挤压上游使得中游领域获得相对更高盈利。此外,虽然地产投资渐显疲态,但竣工增速三季度或现反弹支撑汽车景气企稳,后续终端需求大概率重回长弱板强分化格局。

  “当前的现状和1-4月份的上涨行情类似。”华创证券分析师唐川林指出,一方面,去年12月份对于宏观预期的判断是今年可能3月份明显下滑,但是1月份后市场宏观预期经济下滑的时点明显后移。当前市场也感受到了整个需求端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差,整个需求的悲观预期有一定的修复。另一方面,3、4月份是上半年的钢铁需求旺季,而8-10月份是下半年的钢铁需求旺季。且在这两个时点都叠加了供给侧改革的因素,上半年是地条钢,下半年是高炉去产能。

  趋势性行情能否延续

  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钢铁行业的周期性受到政策影响较大。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消息,上半年我国共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600余家,涉及产能1.2亿吨左右,7、8月份还将开展专项抽查。

  对此,兴业证券分析师任志强表示,1.2亿吨的地条钢产能,以50%开工率计算,产量也有6000万吨之高。而目前在产的电弧炉产能约4000万吨,由于技术相对落后,达产率仅40%左右。虽然电炉需求大幅增长,但电炉从订单到投产安装,再加上设备安装调试,共计需5-6个月,预计到8月才会出现一波集中的电炉交付。加之石墨电极和变压器产能制约电炉钢大规模放量,预计电炉钢仍难以填补“地条钢”的产能空缺。而下半年需求并不悲观,三季度钢价或仍有上涨空间。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念春则指出,一方面目前不允许新建钢铁项目,另一方面在京津冀等地区要实施1:1.25的产能减量置换,产能并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而扩张,这成为钢铁企业盈利的重要保证。2017年一季度,申万钢铁板块合计净利润119.8亿元(算数合计),而去年同期为亏损45.54亿元,净利润增速为363.1%。此外,5月份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汽车销量等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但仍保持了正增长。而产能合规性、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及高炉大修的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因此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钢铁企业利润仍将保持在高位。

  也正是在钢价和钢铁企业利润的双重支撑下,钢铁股的后市行情也被看好。“本次三季度钢铁的上涨周期可能维持2-3个月,涨幅可能破50%。”唐川林认为,长期来看钢铁行业高盈利时代将来临,利高利润常态化,行业发生实质性转变。8、9月份钢铁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明显的好转。钢铁行业在8月份将进入明显的去库存周期,去化量相比往年明显增加,价格将迎来确定性的上涨机会。

  方正证券首席分析师韩振国表示:“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地条钢出清+去产能的政策组合拳对于行业的供需格局改善超市场预期,未来钢铁股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不过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招华指出,目前这波钢铁板块的行情是结构性的,主要是多家二季度上市钢企的二季度的净利润有可能会好于一季度。这波中报行情过后,有可能会轮动到板材股。


(责任编辑: 蔡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