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格力手机销量尴尬 董明珠:你们不识货

2017年06月19日 17:38    来源: 新金融观察     曹晓龙

  

  “我们做手机界的老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豪言壮语,依稀还在耳边。

  但市场上却不断传来格力手机销量不佳的消息。就在日前,一款售价3200元的格力手机“色界”上架格力官网,销量却极为尴尬。这也使得董明珠当初的强势表态,最终变成了大话。

  尴尬的销量

  格力在做手机的路上,虽然整体销量不高,但步伐依旧坚定。在格力手机二代之后,格力的第三部手机也于近日悄然上架。

  该款机型,名字叫做“色界”,主打POCA色彩提纯算法,号称“每一次按下快门,都将保留艺术级的色彩影像。”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手机定价3200元。

  “同等配置来看,算是定价较高的了。格力‘色界’采用的是高通去年的旗舰芯片骁龙820,但在3000这个价位,其实有很多采用高通新一代旗舰芯片骁龙835的国产手机可以供消费者选择。”手机发烧友陈超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再加上格力手机品牌目前并无太高知名度,其于市场的竞争力也就一般。

  确实,从6月14日上线至今,格力“色界”的销售数字相比国内其他厂商,显得很是寒碜。据悉,其在格力商城上线一天,仅个位数的销量。截至目前,也就数千部的销量。

  一个事实是,国内其他手机厂商诸如小米、华为等,动辄则是一天十万二十万的销量。差距极其明显。

  当然也跟董明珠曾放出的豪言壮语,形成严重反差。

  2015年3月,格力手机横空降生,格力手机一代定价位于1600元。刚一面世,董明珠便对外称,2015年,格力手机一代的销售预期是1亿部,这是要与小米的销量看齐的节奏。

  一度引起业界震惊,但更多的是调侃和质疑。理由是,即使是智能手机的先行者小米,2015年全年也才卖出6490万到6860万部手机,格力手机不管是在品牌还是技术上都没有太多优势可言,一出来就动辄上亿部,实在是天方夜谭。

  此外,在2016年5月格力手机二代还没有开卖之际,董明珠又提出了“不高的请求”:每一天就卖10万台。

  这些最终,都被证明为不切实际的大话。

  “事实上格力手机一代、二代,市场都基本上看不见有用户在用。”陈超说道,从市场上主流的销售渠道,同样也看不见格力手机的影子。

  那么格力手机,最终都卖给了谁?2016年年底,董明珠除了给格力员工发年终奖之外,还每人送了一台格力手机。

  市场上还有消息称,格力会要求其供应商购买部分格力手机,来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或者充当货款以抵账。

  也就是说,格力手机目前尚未真正走向市场。

  但在董明珠看来,格力手机非常成功。

  还有希望吗

  相对于董明珠自我感觉良好, 但残酷的市场,可能对格力手机,就没那么好的态度了。

  有业内人士透露,手机制造供应链其实没有把格力手机当大客户,只是将它看作一年2万—3万台的小客户。手机代工厂一般会把客户区分为100万台级、50万台级和10万台级。而格力手机的需求量则是在5万台级以下,所以供应链没把格力手机当回事。

  且董明珠认为,格力手机非常成功。但一款手机产品,判断其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接受市场检验。很明显,格力手机在征服市场上,目前缺乏基础与底气。

  其实,格力手机也在努力挣扎并尝试破局。

  据悉,此前在吸取了格力手机一代失败的教训后,于二代产品发布之前,格力做足了准备,首先硬件配置能跟上主流,其次邀请用户、科技达人对产品评测,并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董明珠自媒体”上大肆宣传造势,当时营造了不少热度,但依旧高昂的价格加上没有做手机的底蕴,产品还是没有大卖。

  “说到底,格力的强项还是空调,普通消费者目前还没有认可格力手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不过即便如此,格力手机推进的动作依旧坚定。

  华强电子产业研究所手机和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便评价称:“格力为做手机,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建立了自己的生产线,最近又挖运营商高层成立了销售公司,很踏实地往前推进。”

  格力电器正在多元化,而格力手机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板块。

  今年4月底,格力电器披露了2016年年报,公司2016年营收为1083亿元,同比增10.8%;净利154亿元,同比增23%。

  但不难发现,其营收结构却从未发生较大的改变。2013年,来自空调的营收占到了格力电器的89%,到2016年,空调的营收仍旧占到了格力电器的81%。

  但值得注意的是,空调的未来发展空间有限,一个市值千亿级别的格力电器,需要新的增长点。只是不知,格力手机能否承载董明珠以及格力电器多元化的战略意图。

  毕竟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早已经是红海厮杀之势。360创始人周鸿祎更是评价,“智能手机行业已经不是红海,而是血海”。

  格力手机能杀出一片天地吗?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