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市公司推股权激励已趋常态化

2017年06月19日 07:1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日前,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企业价值报告(2017)》(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910家上市 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其中,限制性股票工具占比50.88%,超过期权工具;民营企业占比87.47%,远超国企;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行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06年以来至今,A股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的上市公司家数已超过1000家。

  限制性股票工具迅速发展

  报告称,自证监会2005年12月31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2006年初至2016年底,共有910家上市公司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

  公告股权激励的实施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报告显示,自2011年起,单年公告量均在100家以上,其中,2015年共计146家,公告家数最多。分析人士称,2015年4月在证监会关于简政放权而“取消调整的备案类事项”中股权激励全面放开,无需再报会审批,促使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地探讨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报告显示,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中,有363家上市公司选择期权工具,占总公告家数的39.89%,有463家上市公司选择了限制性股票工具,占总公告家数的50.88%,有84家上市公司选择了期权加限制性股票的复合型工具,占总公告家数的9.23%。选择限制性股票和复合型工具的上市公司家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2016年,四年间选择限制性股票工具的上市公司家数呈现明显的几何增长态势。

  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早期实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由于定价过高,容易形成“股价倒挂”的尴尬情形,导致激励对象无法行权;另一方面,由于股票期权是一个低风险低收益的工具,激励对象可想象的收益空间太小,所以近年来更加偏向于选择未来收益空间较大的限制性股票工具;最后,从实际控制人的角度看,限制性股票对激励对象的绑定作用更强,由于激励对象有资金沉淀,能更好地起到“金手铐”的作用。

  个性化指标亮点多

  报告显示,2006年-2016年公告股权激励的910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683家,占总数的87.47%,国有企业则为114家,明显少于民营企业。分析人士称,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受所有制性质所限,且受到证监会与国资委的双重监管。

  报告还显示,按公告地区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是广东、北京、浙江、江苏、上海,占统计总数的63.85%。报告称,上述五个省市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本身基数较大;其次,除北京外,上述地区处于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较高,对监管部门的政策熟悉程度也较高。

  行业方面,报告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报告称,以上三个行业均为技术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行业,人力资本竞争相对较激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吸引、保留核心人才的必要性也相对较高。

  新上市的公司方面,报告称,2014年IPO重启以来,共有573家新上市公司。剔除2016年12月31日前未满20个交易日的45家公司,528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17家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占比22.16%。其中,22家上市公司在上市100天内公告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说明刚刚进入资本市场的新上市公司对公司核心人才的重视,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股权激励已经逐渐趋于常态化。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