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7年06月18日 07:20    来源: 中国网财经    

  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昨日在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理顺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关系,防止违法违规、盲目扩张、激进经营。近一段时期,保监会也在集中开展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服务实体经济等专项工作。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将会推动财富管理规范有序发展。

  以下为讲话全文:

  大家好!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保监会对历届论坛取得的成绩和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财富管理是老百姓非常关心和经常面对的现实问题,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稳定感直接相关。本届论坛以“财富发展的新全球化时代”为主题,顺应了当前财富发展趋势,也与我国财富管理现状十分契合。借此机会,我围绕论坛主题,从“外部形势、变化趋势、独特优势、发展大势”四个层面,谈谈一些看法:

  第一个层面:就是财富管理面临的外部形势。财富管理作为广义上的金融服务,自然会受到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是全球经济变局对财富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从经济增长看,目前全球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中缓慢复苏,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上调至3.5%,但长周期下行趋势尚未改变,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向好基础仍不牢固。从贸易发展看,虽然全球化趋势仍在延续,跨境贸易和资金融通表现活跃,今年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环比增长1.4%,但各国货币和贸易政策呈现分化,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地缘政治看,全球政治和社会环境总体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旋律,但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影响经济金融市场起伏波动。从经济治理看,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但治理秩序重构过程仍需磨合和适应。总体而言,全球经济的诸多变局对财富分配和资产配置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增加了财富管理的不确定性。

  二是中国经济转型对财富管理提出了新需求。包括:经济总量增长带来新需求。2016年我国GDP达74万亿元,折算约11.2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3-6位的日德英法四国之和。国际咨询公司预计,2017年底亚太地区私人财富总额将达42.3万亿美元,超过西欧地区的41.9万亿美元,并将于2019年超越北美,在2021年达到77.8万亿美元。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带来新需求。2016年我国人均GDP约8100美元,2020年将达1万美元左右,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等形成了一大批中等收入群体。有数据显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达数亿人,其财富与20世纪末相比增长了3倍多。财富结构调整带来新需求。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我国财富结构和财富管理重点领域发生新的变化。比如,中央强调“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就会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实体领域,就会弱化房子的投资属性、强化其居住属性。

  三是信息技术变革对财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财富管理带来了重大影响。比如:便利服务的要求。老百姓天天都在接触新兴技术,也希望通过新兴技术获得更加广泛的投资渠道,增加财富管理的便利性,降低成本。精准对接的要求。金融机构通过新兴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区分不同资产规模、不同风险偏好,进而实现精准的财富管理服务。防控风险的要求。技术变革同时也隐藏着风险隐患,而且这种风险更加隐蔽、更加复杂、更具有传染性和破坏力,对传统的金融监管带来挑战。如一些非法集资和诈骗案件呈现网络化趋势,信息安全事件日益增多,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财富管理既要运用新兴技术,更要注重防控风险。

  女士们,先生们!

  我国财富管理的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和成长价值的市场,也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变化的市场。面对新的外部形势,我国财富管理自身也在经历着深刻转型,这就是第二个层面:财富管理自身的变化趋势。

  一是财富管理的理念正在深刻变化。随着人们财富积累、政策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财富管理在理念上也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单一到综合,从个体的简单理财转变为综合性、家庭性的财富管理规划。小众到大众,从专注服务高净值客户群体,扩大到广大中等收入群体等,增强了普惠性。短期到长期,从倾向于短期理财,转变为涉及财富保全和代际传承,甚至对家庭财富进行中长期的规划管理。

  二是财富管理的范畴正在深刻变化。从种类看,从金融资产延伸到其他资产。过去财富管理的标的主要是货币化资产,当前仍是以金融资产、房地产为主,但已经逐步扩大到文物字画等实物资产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从地域看,从境内延伸到全球。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金融资产、创新技术、专业人才在全球流动加快,我国财富管理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价值洼地,进行资产配置,以有效分散和对冲风险,满足多元化需求。

  三是财富管理的政策正在深刻变化。财富管理的供给方是金融机构,自然会受到金融监管政策导向的影响。当前主要体现在:一个是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防止自我循环、“金融空转”。另一个是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理顺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关系,防止违法违规、盲目扩张、激进经营。近一段时期,保监会也在集中开展防风险、治乱象、补短板、服务实体经济等专项工作。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将会推动财富管理规范有序发展。

  商业保险兼具保障与储蓄投资属性,是财富管理的重要提供者和参与者。保险在风险保障、资产管理、跨周期财务安排等方面的特点,正好契合了新时期财富管理的全方位多层次需求。这就是第三个层面:保险在财富管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一是安全性的优势。这是财富管理的基本要求。保险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行业,更加注重稳健经营,有利于保障财富安全。体现为四个: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是其他金融产品所不具备的,也是区别于存款、理财、信托、基金等的本质特征,它能够平抑财富的异常波动,如防止因灾害事故造成财富大起大落,因而是一种有效的财富管理方式。大多数具有储蓄投资性质的保险产品,往往含有一定的保证利率,对于消费者而言,财富波动的风险较小。我们在金融业中率先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制订了全面系统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保险业的偿付能力监管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类似,有效防范风险保护了保险消费者权益。

  二是全周期的优势。体现为三个:终身财富管理。人身保险产品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终身,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天堂的全生命周期财富管理计划,能够有效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家庭财富管理。保险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教育、医疗、养老、财产保全、财富增值等综合性财富管理规划,保障一个家庭在遇到各种风险时都能平稳度过,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代际财富管理。不少人身保险产品享受税收优惠,可以实现财富的代际传承和无缝衔接,这在发达国家是常用的合法避税手段。

  三是专业化的优势。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保险业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资产管理能力逐步提升。2016年保费收入达3.1万亿元,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2373万亿元,赔付1.05万亿元,为人民群众累积健康养老准备金6.9万亿元。目前共有保险公司2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2家,保险业总资产16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14.2万亿元。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保险产品的负债属性,决定了更倾向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可以穿透经济周期、抵御通货膨胀,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保险要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的重要渠道。面对财富发展的新全球化时代,我们将推动行业坚持“保险业姓保”,不忘初心,积极作为,更好地发挥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功能。这就是第四个层面:保险业如何服务好财富管理的发展大势。

  一是在一生财务规划上着力。更加注重基于整个生命周期来规划财富管理。首先是支持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帮助消费者平衡好一生的财务收支,更好地发挥保险跨越生命周期的优势,真正让保险成为陪伴客户一生的财富管理工具。其次是细分人生不同阶段的财富管理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保险服务。比如,保险业探索推出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就是在保障老人居住权的同时,用房产增加现金流,改善老人生活品质。尽管这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意义重大。再者是对接财富积累、传承等不同需求,创新保险商业模式,提供差异化、精细化、场景化的产品服务。

  二是在兼顾保障与增值上着力。围绕和引导人民群众需求,统筹保险产品和服务,增强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一方面,对注重保障需求的消费者,为其提供更好的风险保障型产品,实现与其他金融产品的错位互补,丰富其财富管理方案。另一方面,针对注重保值增值的消费者,为其提供更具有储蓄投资性质的保险产品,降低消费者在利率下行时期的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

  三是在对接金融与实体经济上着力。服务实体经济既是金融业的本质要求,也是财富管理资产配置的内在需要。我们将进一步疏通保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推动保险业加大对“一带一路”、扶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坚持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原则,使金融体系的资金供需在期限结构上更加匹配。2017年前4个月,保险业注册的债权、股权投资计划合计1191亿元,这方面今后还有很大潜力。

  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众多的人口、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日益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财富管理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保监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青岛创新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支持青岛探索保险业改革创新试点,推动财富管理在服务实体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更好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