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涨效应消逝 两公司“兜底式增持”均现浮亏

2017年06月13日 07:18    来源: 津劝业    

  随着“兜底式增持”时间窗口陆续关闭,奋达科技和安居宝在6月12日晚间率先公布了员工增持“成绩单”。211名奋达科技员工响应董事长号召,踊跃买入2086.42万元公司股票;安居宝员工相对“抠门”,员工数量和增持金额均只有奋达科技的十分之一左右。同时,“兜底式增持”带来的股价上涨效应稍纵即逝,两家公司员工增持股票分别浮亏4.9%和3.43%。

  数据显示,增持窗口期三个交易日,两家公司股票成交量分别达到5.25亿元和4.76亿元。业内人士指出,可能存在大量跟风买入盘,而这些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并没有“兜底”保障。

  响应倡议

  6月2日午间,奋达科技率先拉开本轮“兜底式增持”序幕。奋达科技控股股东、董事长肖奋将增持时间窗口设在6月2日至6月6日。由于周末因素,实际增持窗口期仅为3个交易日。同时,安居宝董事长张波给员工设立的增持时间窗口同样只有3个交易日,为6月5日至6月7日。

  目前两公司增持时间窗口均已关闭,并于6月12日晚间公布了员工增持的“成绩单”。211名奋达科技员工累计买入159.8885万股,成交均价为13.05元/股,成交总金额2086.42万元;安居宝响应号召的员工只有21人,增持均价为9.03元/股,合计增持25.56万股,增持金额仅为239.88万元。

  根据公告,奋达科技员工总数5277名,平均薪酬仅为6万元/年,一线生产人员占八成多。而响应号召的21名安居宝员工中,19名为母公司员工,平均薪酬为19万元/年;两名为子公司员工,平均薪酬为7.44万元/年。

  同时,两家公司董事长均表示有能力信守承诺。奋达科技称,肖奋持有公司股份5.55亿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44.54%,在监管层强化现金分红的背景下,肖奋每年从公司取得的现金分红远高于上述净额,具备以现金方式进行补偿的能力。而安居宝由于“整体增持金额可控”,信守承诺应该问题不大。

  均现浮亏

  奋达科技拉开“兜底式增持”倡议序幕后,在二级市场引发了“涨停效应”。6月2日午间公告发布后,奋达科技和凯美特气股价午后涨停。随后,相关公告发布后,宝莱特、星徽精密、安居宝、智慧松德等公司股价随之涨停。

  不过,随着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公司增多,“涨停效应”迅速消失,不少公司股价很快回调。奋达科技公告当日股价涨停,次日再涨3.45%。不过,截至6月12日,公司收盘价回落至12.41元/股,相比13.05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已下跌4.9%。

  6月5日午间安居宝董事长张波发出“兜底式增持”倡议前,公司股价自去年年底以来一路下跌,从最高点13.10元/股最低跌至6.72元/股,近乎腰斩。“兜底式增持”倡议发出后,安居宝股价午后便涨停,次日再次涨停。不过,截至6月12日,收盘价仅为8.72元/股,相较于9.03元/股的员工增持均价已下跌3.43%。

  事实上,因“兜底式增持”而“自食其果”的案例已有出现。2015年7月,腾邦国际董事长钟百胜倡议员工进行“兜底式增持”。据 公司公告,窗口期间员工买入腾邦国际股票为103.78万股,均价为34.91元/股。截至6月12日收盘,腾邦国际的股价仅为12.43元/股,相对买入均价浮亏64.39%。

  “跟风”买入

  与2086.42万元的员工增持成交金额相比,6月2日-6月6日期间的3个交易日,奋达科技的成交量分别达到1.44亿元、2.37亿元和1.44亿元;对于安居宝而言,员工增持金额只有239.88万元,而6月5日-6月7日期间,成交量分别为0.34亿元、0.57亿元和3.85亿元。因此,窗口期间,存在大量“跟风”买入的普通投资者。

  员工增持产生的亏损有董事长“兜底”,骅威文化实控人郭祥彬甚至承诺为员工增持进行10%的收益保底,比很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要高。但“跟风”买入的普通投资者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随着“兜底式增持”股价上涨效应逝去,这些普通投资者将面临股价可能持续回落的压力。

  尽管不少发出“兜底式增持”公司的股价位于阶段性底部,相关公司董事长也表示“公司投资价值凸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但业内人士指出,普通投资者是否要“跟风”买入,首先应该仔细辨别公司质地。以安居宝为例,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今年一季度,又亏损1274.89万元。不过,董事长张波依然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张波表示,公司停车场业务开始进入回报期,智能家居业务发展趋势良好;2017年随着对互联网产品的策略调整,公司互联网产品将与传统业务产品相结合,开展“互联网+”业务,互联网业务的费用支出同比将有较大幅度下降。

  (原标题:时间窗口关闭上涨效应消逝 两公司“兜底式增持”均现浮亏)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