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中国经济网 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 今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服务管理局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7金融信息服务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出席论坛并发布《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2017》。他表示,《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2017》对金融信息服务的概念、现状、特点等作出详细描述,并总结出了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11个商业模式,课题组同时预计到2020年金融信息服务业能够达到1000亿元规模。
论坛上,李平表示,《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2017》是在网信办信息服务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完成的,并主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金融信息服务的概念,二是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业的现状、特点和遇到的问题,三是为什么要监管金融信息服务业以及如何监管。
对此,李平把金融信息服务业定义为对金融相关信息内容和资源进行生产、收集、加工、处理、储存提供给用户和社会,或直接提供信息工具服务,以促进金融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服务。“金融产业直接催生了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金融化又带动了金融信息的服务,而且创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创新,推动了金融信息服务的发展。”
在李平看来,金融信息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经济价值属性和新兴产业特征,是依托金融业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形成的新兴产业。《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2017》也对整个产业生态总结出了11个商业模式。
同时,李平表示,《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2017》对金融信息服务给出了两个判断。
一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国际著名的咨询机构估算2003年到2010以金融信息终端为主的金融媒体和金融市场数据服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国外著名的机构预测在2005年以后达到40%,近三年看到这个复合增长率已经超过了50%。“我们课题组估计,2016年金融信息服务市场整体产业收入超过500亿元。”
二是发展差距和增长空间巨大,我们与发达国家和亚洲发达地区的差距非常大,中国的领先企业和世界领先企业差距也非常之大,中国的占比是小于5%,“我们课题组估计未来金融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预计能够达到1000亿元这样一个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