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财基金一季度获439亿份净申购
银行委外资金力挺
短期理财基金一季度获439亿份净申购
证券时报记者 李沪生
随着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基金一季度的投资路径也逐渐清晰。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在委外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委外是否会真正退守至短期理财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银行资金的涌入让越来越多的短期理财基金摆脱“迷你基金”的境况。
数据显示,101只短期理财基金(A、B类分开统计)共计增长439.85亿份,其中,南方理财60天B、汇添富理财14天B、大成月月盈B、兴业14天理财B等7只产品份额增长都在50亿份以上。
银行委外出现新模式
基金一季报显示,在101只短期理财基金中,53只有不同程度的净申购,其中,南方理财60天B和汇添富理财14天B分别出现83.28亿份和80.62亿份的净申购,大成月月盈B、兴业14天理财B、中银理财30天B、汇添富理财7天B和交银21天理财B净申购份额也都在50亿份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南方理财60天B外,余下的基金都是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较大规模的净申购。例如,2016年长期份额在5000万份左右徘徊,且申购量更是远远低于5000万元的汇添富理财14天B在一季度出现80.62亿份的净申购;大成月月盈B、兴业14天理财B一季度的申购量甚至超过了2016年全年总和的数倍。
翻阅上述基金一季报可以发现,机构持有占比往往都在90%以上。例如,一季度,有一家机构持有南方理财60天B的占比达93.39%;汇添富理财14天B的情况是,有一家机构在1月1日~1月18日内仅持有该基金份额占比0.09%,1月19日~2月15日提高占比到0.31%,而直到2月16日~3月31日,机构持有占比高达99.23%,显示有机构“帮忙资金”涌入。
此外,大成月月盈B、兴业14天理财B、中银理财30天B、汇添富理财7天B和交银21天理财B的机构持有占比也分别达到89.29%、99.96%、90.04%、95.76%和99.88%。
沪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指出,随着银行委外的逐渐蔓延,基金公司与银行之间也诞生了新的合作模式,即银行给予基金公司足够体量的资金,并同时要求基金公司反过来投资自身银行的同业存单。
从一季报披露的情况看,凡是净申购量较大的短期理财产品,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例如,南方理财60天B投资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55%,债券43.74%;汇添富理财14天B对这两者的投资分别占比89.86%和9.75%;大成月月盈B、中银理财30天B、汇添富理财7天B和交银21天理财B在银行存款上的投资占比也分别达到53.3%、043.7%、91.99%、64.25%。
比较反常的是兴业14天理财B,其投资存款的占比仅为0.06%,债券投资占比达到99.71%,将一只短期理财产品做成高比例的债券产品,更值得关注的是,其重仓债券为中信银行(601998)、上海银行(601229)、浦发银行(600000)、华夏银行(600015)、招商银行(600036)、光大银行(601818)、平安银行(000001)所发行的债券,无疑也是银行所定制。
“迷你基金”数量减少
不过,仍有50多只短期理财基金出现缩水,工银瑞信14天理财B、嘉实1个月理财A、工银瑞信7天理财B、建信周盈安心理财B等净赎回较多。
其中,工银瑞信7天理财B并未出现机构持有占比超过20%的现象,工银瑞信14天理财B、嘉实1个月理财A和建信周盈安心理财B的机构持有占比也仅为56.9%、24.99%和26.65%。
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短期理财产品也逐渐成为了委外资金比拼的市场。委外是否会进入操作更为便利的短期理财领域仍不确定,但是从目前局面来看,也正是由于委外资金的不断进入,作为“迷你基金”重灾区的短期理财产品获得新生。
数据显示,在101只短期理财基金中,剔除5只产品未有正式规模,仅有14只规模仍在5000万元以下,少于去年底的16只,与去年同期22只相比更是大幅下降。
委外是否会真正退守至短期理财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但银行资金的涌入让越来越多的短期理财基金摆脱“迷你基金”的境况。
(责任编辑: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