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募基金一季报揭晓 退步最快的基金公司竟然是它!

2017年04月27日 06:36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本周初,内地公募基金的一季报披露完毕,116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排名又随之发生了变化,在股市春寒料峭的首季,凭借着新发基金的贡献,115家已发产品基金公司的整体规模实现了小幅增长。

  来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的3月31日,内地全部公募基金的数量达到了4159只,规模总计为9.21万亿,其较2016年末增加了385亿元,增幅仅为0.42%(若考虑到新发基金的因素,实际的规模在第一季度是缩水的。)

  具体从单家基金公司的情况来看,凭借着余额宝的“一枝独秀”,天弘基金突破万亿大关,牢牢占据着头把交椅;工银瑞信基金则凭借着工行无与伦比的渠道背景固守次席,易方达基金虽然仍排在第三位,但其与工银瑞信的差距则越来越大,从2016年四季度时的316亿到一季度末的约3200亿。除此以外,前二十位基金公司的排序平静之中再起波澜。

  黑马崛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接受红刊财经记者采访时,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实际上相对于年度的排名,基金公司一季度的排名更具有参考价值,体现出的是真实的实力。因为按照圈里的传统,基金公司为了年度排名占据好的位次,通常会利用货币基金冲量,而在一季度,帮忙冲量的资金会退场,这时候规模出现5%的回撤是正常的现象。

  如是背景下,再来审视公募基金公司一季度末的榜单或许更具有现实意义。数据统计表明,首先从前十的排序来看,除去冠亚季军排序不变外,对比去年的基金年报,第四到第十位的基金公司排序则完全不同:华夏基金从第四位退至第八位,南方基金则从第五位退至第六位,建信基金从第六位退至第九位。另外的三家基金公司排名出现回升,老牌劲旅嘉实基金从第九位升至第七位,同样老十家的博时基金也从第七位重新杀入五强,升至第四;而出乎意料的是,总部位于深圳的招商基金从第八位升至第五位,成为五强之一。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指出,圈内通常的情况一季度规模都会出现缩水,博时在一季度新发了包括沪港深、逆向投资等在内的多只基金,在其他竞争对手规模出现大幅退步的情况下,博时基金的排名才能实现“逆势进步”,实际上博时的规模也是从2016年四季度的3760亿缩至了3708亿。

  而“黑马”招商基金的相关人士向红刊财经记者表示,2017年1季度末招商基金的规模增幅约为9.26%,其中债基增加191亿,股票基金增加45亿,货币基金增加71.7亿,唯一减少的类型是混合型基金,其减少了7.5亿。规模之所以逆势增加,主要还是在于不同类型基金的业绩均较为稳定,吸引资金流入,基金整体呈现为净申购。

  除去前十位之外,实际上公募圈内对能杀入前二十的基金公司也是颇为认可的。对比2016年四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的榜单,从第十一位到第二十位的基金公司的变化不明显。的数据显示,这一区间段的基金公司有9只是相同的,只有一家基金公司的名字不同:2016年四季度末的农银汇理基金变成了今年一季度末的兴全基金。

  纵观内地全部的基金公司,进步最快的基金公司实际上是浙商基金,该公司从去年四季度的第78位升至第38位,大踏步前进了40位;进步居次的基金公司是华富基金,该公司从第75位升至第50位,排名进步了25位;进步第三快的基金公司是永赢基金,该公司同一时间段排名上升了17位。

  究其原因,我们以进步最快的浙商基金和华富基金为例,一位基金分析师向记者表示,实际上两者荣膺最快进步奖都是拜货币基金的功劳所赐,浙商基金主要依靠浙商日添金货币B所贡献的453亿元,而华富基金则主要依靠华富天益货币B所贡献的约300亿元。

  综合来看,浙商基金、华富基金和中银国际证券都是首次入围“公募50强”名单之列。

  退步神速:这四家基金公司究竟怎么了?

  冰火两重天,在内地全部的公募基金公司中,也有几家基金公司第一季度末退步幅度较大,具体说来,四家基金公司退步名次达到了两位数,上银基金退步了13位,长盛、农银汇理、信达澳银三家基金公司则退步了10位,红土创新和华宸未来仍然排在垫底的位置。

  在这份尴尬的排行榜上,上银基金从第43位退至56位,同时其所管理的资产规模从534.11亿元退至392.12亿元,缩水幅度约达到了26.58%。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时公司旗下有4只基金产品,而今年一季度末公司旗下的基金数量增至6只,但从单只基金的规模来看,上银基金产品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固收重权益轻”的现象。

  数据的统计表明,上银基金旗下目前有两只混合型基金,但两只基金的合计规模仅为6.1亿元;而三只货基和一只债基成为绝对的“大头”,规模合计占比约为98.44%,其中上银慧财宝B的规模就达到了168.78亿元。在如此严重失衡的股债翘翘板中,固收类基金的规模更容易受到外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而迅速收缩规模。

  上述基金分析师指出,去年四季度时,市场上不止一次盛传货币基金出现爆仓,这让笃信货币基金零风险的投资者也开始不淡定了,部分投资者选择赎回货币基金;再加上帮忙冲量的资金往年都在年初退场,这样就会导致基金公司的整体规模受到影响。

  当然,对于2017年来说,部分银行系基金公司还要面对新涌现出的问题。前述深圳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指出,近期监管层严查委外资金,这对于去年依靠委外资金的注入实现弯道超车的基金公司打击甚大,但要区分来看,如果是银行自有资金一般都不会外放杠杆,这部分委外影响不大;但更多基金公司所接的委外资金实际上是银行非自营盘且外放杠杆,这部分都在严管收缩的范围之内,目前来看赎回较多的主要是银行的专户产品。

  除去上银基金外,另外三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后退10位。作为老十家之一,长盛基金从第35位退至第45位;农银汇理基金则从第20位退至第30位;信达澳银基金则从第66位退至第76位。综合记者的采访,实际上除去排名靠后的信达澳银首季未发新品外,长盛基金和农银汇理两只基金首季都有新基金问世,规模缩水主要还是源于业绩不利因素所导致,例如长盛所力推的赵宏宇操盘的产品业绩不佳;当然渠道对新基金支持力度有限也是间接的原因,这就造成了弱市新基募集难上加难!(传闻长期位居前五的北京某老牌基金也是因为得罪了银行渠道而退居前十中的靠后位置)

  从缩水的数字来看,原本不到200亿的信达澳银基金只是小幅缩水了几十亿,但长盛基金则是从700多亿的规模缩水至500多亿,农银汇理则是从约1100亿缩水到约770亿,两者规模回撤幅度着实可观!

  综上所述,在这份排行榜的首尾,实际上我们都发现了银行系基金的名字,这也说明银行系基金“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观点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在未来公募基金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下,踏踏实实地练好内功提升业绩才是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公募基金一季报揭晓 退步最快的基金公司竟然是它!

2017-04-27 06:36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