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转让前夕, 中体产业迎来事业上的“春风”。
3月27日,中体产业披露的2016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86亿元,同比增长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101万元,同比下降21.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885万元,同比增长374%。公司经营性利润较上年有较大增长。
曾经,中体产业是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倚重的上市公司,也被业内视为是其颇为重要的资本运作的平台,而如今盈利能力欠佳的中体产业已面临被出售的命运。虽然意向方中,刘益谦、贾跃亭等诸位大佬都浮出水面,但谁能真正夺得这家中国体育总局旗下唯一上市平台,一直是难解之谜。
眼看着大股东对中体产业股权转让的意向方披露已有一个多月,刚刚开了个头,却没了下文,让人不禁为中体产业的转让捏一把汗。
中体产业原高管向记者透露:“股权转让一直是体育总局老大难问题,多方利益难以达成一致,恐是转让难以完成的阻碍。”
地产和体育各贡献五成收入
根据公司年报可见,2016年公司体育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6亿元,实现利润3961万元; 房地产 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实现利润1609万元。一直以来频繁转型的中体产业,目前体育业务和 房地产 业务在内部业务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各占收入的五成,不过显然体育业务的利润更高一些。
此次,在业绩中,中体产业的体育产业贡献较大利润。报表显示,公司赛事管理及运营业务实现营收2亿元,实现利润1395万元,较上年增长27%。公司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业务实现营收1.25亿元,实现利润1182万元,较上年增长44%。
同时,中体产业表示,2017年,公司在稳定现有品牌赛事基础上,积极拓展冬季项目,并在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业务方面继续扩大运营规模,复制运营模式。
而在地产方面,中体产业也宣称,将倚重体育地产资源,重点布局京津冀、 长三角 经济发达区域,并重点推进体育 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项目,培育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为摆脱政策的影响,这些新兴领域恰恰都是众多地产商在布局的。
业内人士认为:“各大佬看中的是中体产业的体育和地产资源,从意向方来看,体育企业和地产商是大头,正是集当下火热的体育和地产元素于一身的企业。”
不过,亦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体育产业正值火热,业内其他上市公司同期体育行业毛 利率大多高达50%,而中体产业的仅有25.44%,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依旧较弱。”
重组缓慢或有悬念
中体产业的东家下决心转让公司股权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动静,却仅仅是开了个头,中体产业的股权转让,似乎又有了悬念。
去年11月13日,中体产业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首次对外披露,拟通过协议转让所持中体产业全部股份。一个月后,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同意这一事项。此后相关事项一直并未明朗,直到今年2月份,国家体育总局披露了4家意向受让方:翔明体育、新理益集团、天津乐体安鸿和鹏星船务。
不过自此以后,该笔股权转让就没有音讯。
值得一提的是,1月20日,中体产业曾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原因是发布股权转让公告后迟迟不披露交易进展,问询函要求中体产业在1月24日前披露其股份转让的具体事宜。
今年1月底中体产业的公告曾显示,从1月4日征集受让方结束后,基金中心已经对参与竞标的四家民营企业开展尽职调查,但由于行业、地域跨度大,尽调程序或将延长到春节后结束。
虽然此次意向方涉及面广,且相关尽职调查或还未完全终结,有可能致使股权转让进展滞缓。毕竟潜伏在意向方背后的大佬都不是“省油的灯”。
(原标题:引入的大佬不是“省油的灯” 中体产业股权转让或有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