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全牌照经营遭遇业绩分化阵痛

2017年03月20日 09:00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持多张牌照但主次业难兼顾,租赁、信托表现亮眼,保险、基金发展遇困

  □本报记者 但慧芳

  走在金融“全牌照”市场前列的银行业,正在经历由此带来的业务发展不平衡阵痛。

  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国内25家全国性金控平台,有银行背景的占了14席,仅光大银行一家,就手握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等9张金融牌照。而目前火热的消费金融和金融租赁领域,数据显示,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17家为银行系,64家金融租赁公司44家具有银行背景。

  然而,银行持牌数量虽多,但经营上却并未能实现“面面俱到”。多位金融行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从金融租赁、信托行业发展来看,银行系在业务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从保险、基金、期货等业务来看,银行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两月跌幅前12名的基金中,银行系就占了7只。

  “银行丰富金融体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试图通过混业经营在激烈竞争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能发挥银行传统优势的板块,牌照优势能体现出来;在协同效应不明显的板块,银行确实无明显优势。”3月12日,上海财经大学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曹啸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牌照’混业经营其实也加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如何在效率和风控上进行平衡和权衡,是混业经营时代金融机会需要考量的问题。”

  银行系“全面开花”, 一银行手握9张主要牌照

  “目前银行意向明显申请的牌照类别为直销银行和券商,有银行采取新设立的方式,也有银行以参股、并购的方式获取。”近日,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对长江商报记者透露。

  证券牌照是银行业目前正在“觊觎”的金融牌照之一。3月17日,柳州银行与天风证券成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发挥在银行或证券领域的业务领先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金融创新合作,共同建立融洽、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合作协议也正在成为银行切入证券板块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直销银行牌照正在成为银行业“新宠”。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1月,由中信银行和百度公司合资成立的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获批。随后,江阴银行和招商银行也先后发布公告,分别拟设立直销银行子公司。有统计数据称,目前已有徽商银行、民生银行等20多家银行都在申请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牌照。

  事实上,银行业对于其他金融行业的“入侵”早已蔓延开来——银行系消费金融、银行系基金、银行系保险、银行系租赁、银行系券商、银行系信托等不断涌现。

  其中,光大、平安、建设、中信银行为“全牌照”持有数量领先者。仅光大银行,目前已拿有银行、保险、信托、证券、金融租赁、期货、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9张牌照。从保险起步的平安集团,目前握有银行、保险、信托、证券、金融租赁、期货、基金7张。建设银行已经覆盖了银行、信托、基金、租赁、国际投行、期货等7张传统精品牌照。中信集团则是囊括了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期货、基金等7张传统的金融牌照。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则掌握有4张-5张金融牌照。

  这还只是对传统金融牌照的梳理,随着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牌照的“抢夺”,银行系金融机构正呈现全面发展之势。

  保险、基金与租赁、信托业绩“冰火两重天”

  金融牌照拿的越多,涉及的金融范围就越广,银行在不同金融行业的发展却出现明显分化势头。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其所在的银行虽然设立了基金公司,但在业务拓展上却并未有明显的优势。“基金公司的运作思路是通过股市、债市等获得利润回报,在牛市和熊市的业绩波动较大,且为高风险高回报行业,这与银行一贯追求稳健低风险的经营理念有分歧。在考核标准上,有银行背景的基金公司也表现出一定的‘水土不服’。”

  该人士认为,银行属于现有客户再内部协同进行业务拓展的跨业经营模式,但显然基金公司运作方式和客户群体与银行差异非常明显,这其中的屏障并不容易打破。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两月跌幅前12名的基金中,银行系就占了7只,拖累了整个股基的涨幅,而在去年全年的跌幅排名中,银行系基金也是垫底。

  不过,这并不能阻挡银行对基金行业的青睐。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银行系基金公司扩容至15家,除了恒生前海基金尚没有开展公募业务以外,其余14家银行系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高达2.21万亿元,占113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的24.2%。

  在保险行业,银行系保险公司的业绩状况也不尽如人意。除平安保险外,截至2016年年底,银行系险企数量已达11家,从寿险规模来看,2016年9家银行系保险规模保费都在行业10名开外。从业绩上看,去年至少有5家银行系寿险净利润出现下滑。

  “银行系险企过度依赖银保渠道。”近日,一位银行系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以往银保渠道对银行系保险公司尚还有一定的优势,随着在银行大堂取消保险销售卡位等管理方式的实施,银行客户转化为保险客户的能力并不强。

  有保险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分析,保险公司最强大的销售队伍为代理人团队,银行系保险公司尚未培养出成熟的经代渠道,在万能险等产品被管制销售后,银保渠道萎缩趋势明显。

  然而,银行系金融租赁和信托行业则表现出明显的强势状态,目前资产规模估测已经超过两万亿。有湖北本地融资租赁人士告诉长江商报记者,招银、工银等租赁公司发展势头远超出内资租赁和外资租赁业务的总和。

  “租赁行业非常适合银行去延伸,它的实质由此前的贷款业务转化而来,银行在风控和信息渠道上有天然的优势和深厚的积累。”有银行资深人士表示。

  交叉持股、混业经营格局风控要求或更高

  对银行等金控平台巨头来说,混业经营已成趋势,如何在混业经营中挖掘更有利润空间的业务,对银行来说或是长期考验。

  在上海财经大学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曹啸看来,金融混业与分业经营的区别在于,混业经营虽然有助于银行在更多领域开拓更多可能的利润贡献点,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可能在不同业务之间传导的问题。

  曹啸指出,目前银行经营多元化业务对银行体系的依赖度高,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的机构,可能会出现从单一风险问题扩展到整个体系的情况。“目前监管层对银行持有多个牌照混业经营的监管方式并未明晰,在产品创新和准入市场方面,监管层和银行自身均没有经验可参考。混业经营对银行风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3月18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就公开表示,当前金融领域存在资金空转、以钱炒钱的现象,一些金融机构忘记本源,偏离主业,盲目搞全牌照,跑马圈地,导致“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存在着脱离实体经济、偏离主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激进经营、资产负债错配、流动性等六大方面的风险,对应地需要加强监管。“金融业如果脱离了实体经济,最后必然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牌照的稀缺性价值已经在削弱,”有资深银行人士称,“银行在各金融业务方面的拓展,归根结底取决于高层构架、管理水平和风控能力,拿个牌照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曹啸则表示,混业经营也带来交叉持股现象的出现,有些银行并不一定以拿牌照设立子公司为多元化经营方式,或是通过交叉持股,或是并购、收购参控股以及协议合作等方式参与多元混业经营,但人才和公司治理能否迅速跟上,银行需要对效率和风险进行权衡。“对未能运用银行渠道、客户、信息的金融行业,就不能太激进,追求高收益而忽视道德风险和系统风险。”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