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聚焦2017两会”节目。中国经济网 杨骞/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 在老龄化背景下,失能人口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照顾,长期护理保险缺口逐渐显现。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今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聚焦2017两会”节目时表示,通过对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发现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失能的评估没有统一标准,二是缺乏相关立法。>>>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在谈及对长期护理险的提案时,孙洁表示,商业长期护理险容易导致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就导致商业长期护理险的盘子较小、参保人较少、缴费人也少,基金的池子也就越小,保险的功能发挥不出来。
对此,2016年7月份,人社部推出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并在15个城市试点,这是一个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而且是作为现有五险外的第6项社会保险建立,政府起主导作用,强制实施是其中必要的环节。试点方案中,借鉴了青岛模式的做法,即从医保基金结余中,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不额外缴费,不增加企业负担,用医保结余对城镇职工进行护理费用的补偿和报销。
但孙洁认为,在本次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碎片化的问题,如受护标准的不统一,各地对失能的评估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评估工具。孙洁建议借鉴发达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营模式,通过立法强制规定失能标准,并细化不同失能模块,以更好评估病人身体机能。
除失能标准评估问题,孙洁还表示,当前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立法空缺。她建议界定5个失能等级,在这基础上对不同的等级支付不同的护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