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员工持股莫成“真手铐” 盲目扩张未必能盈利

2017年03月10日 07:2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股价持续不振伤“无辜”员工持股成了“真手铐”

  据报道,尽管乐视网方面回应称,目前贾跃亭股权质押没有风险,不过,投资者仍然忧虑该股融资盘所面临的风险,或给市场参与者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同样因乐视网股价下跌面临类似风险的,还有乐视网的部分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以当时46.61元的买入均价来看,目前浮亏已超3成。2016年6月之前,乐视网由于48亿元定增停牌近半年,期间融资盘稳定在30亿元左右。伴随着6月3日复牌,乐视网股价一度冲高接近61元,而融资客也开始大笔介入乐视网,使该股两融余额迅速激增至50亿元上方。在该股复牌首日,曾创下单日融资买入近20亿元的纪录,这一买入额占当日乐视网成交额的比例超过16%。对于乐视网的融资投资者而言,若从6月3日复牌至今持有乐视网,股价已遭遇近5成的跌幅。

  股价下跌、市值缩水的严重影响,并不被人们充分认识——除了投资于此的千千万万股民外,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众多核心员工,也是受影响的群体。本来被誉为“金手铐”的股权激励,现在却变成了将股权牢牢套死的“真手铐”,岂不是激励效果适得其反,更生逃离之意?关键是如果股权是公司无偿送给职工的倒也罢了,如果是员工拿真金白银购买的,那可真是遭大罪了。如此看来,投资有风险,不仅在提示外部的投资人和众多股民,也在提醒企业职工,多种形式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也是有风险的。如果让企业员工的股权激励真正发挥激励作用,一是企业确实经营得好,盈利水平高,项目选择好,让股价和市值节节拔高;二是要看大市,大市走熊、伤及无辜的事可是多了去了。所谓风险,大致来自这两方面。

  市场火爆房企亏损盈利才是永恒主题

  据报道,大型房企纷纷在去年的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之时,一些小房企正陷入业绩困境。3月1日,廊坊发展发布第二份提示性公告称,由于预计公司2016年度业绩出现亏损,并将连续两年亏损,按照规定,公司股票将在2016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此前的1月20日,廊坊发展已经发布过首份退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这是继铁岭新城之后,又一家作出退市风险警示的重要房企。若预警最终成真,这两家企业将连续两年出现业绩亏损,并可能被戴上“*ST”的帽子。上述两宗案例,被视为房地产行业不断分化的一个侧面。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运营能力差、规模效应不足、区域布局不合理的中小房企,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在房子不愁卖的当今市场,看到有房地产企业居然亏损累累,甚至走到被戴上“*ST”的帽子的边缘,真是让人有点诧异。公告显示,造成此次亏损的原因有三:本期向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840万元,本期证券投资亏损约700万元,本期计提折旧费用约500万元。或许,炒股这种“副业”成了亏损的主力军。总体上看,房企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应该是市场竞争的正常表现。如果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倒是不正常了。这说明,即使在市场状况较好的领域,企业如何经营、如何盈利仍然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稍有不慎,便会跌入亏损的深渊。在房地产调控日渐深入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会更明显。投资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奶制品企业出现亏损消除质量疑虑需时日

  据报道,2月27日,贝因美发布业绩快报称,公司2016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同比下降38.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8亿元,同比下降869%。对于亏损原因,贝因美表示,2016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假奶粉事件、奶粉配方注册制出台及行将落地、海淘奶粉消费比重日益上升的市场背景下,虽公司在电商渠道表现强劲,但传统渠道的销售业绩下滑剧烈,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在三季报发布之际,贝因美曾对全年业绩做了预报。根据三季报,贝因美2016年前9月的亏损为4.09亿元,同比下滑89.45%。当时,公司曾预计2016年度全年亏损3.8亿元-4.1亿元。现在看来,三季报的预计显然是乐观了。不过根据公告,有50%亏损是对累计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提前转回所致,这是贝因美的策略:将利空彻底出尽,为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对于这家知名奶粉企业的严重亏损,已经有诸多分析人士从销售渠道不畅、参与价格竞争等因素进行了探究。本来,贝因美的快速发展始于2008年。这一年,诸多大型奶企因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而亏损,未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贝因美得以在国内奶企中脱颖而出,利润大幅度增加。或者说,贝因美是当年质量竞争的胜利者。不可忽视的是,虽然经过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努力,国产奶粉质量有所好转,但直到现在,对国产奶制品的不信任感仍未完全消除,代购、外购等生意依然火爆。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是要生产合格安全的产品;一旦产品不合格、不安全,重建信誉、重拾信心是个相当困难的工作,也是相当费时费力的过程。

  收购扩张未必能盈利项目选择更要防违规

  创兴资源当年的违规行为让公司如今饱尝恶果。公司2016年业绩预告显示,2016年1月至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到-1.2亿元,原因是对公司持有的崇左稀土股权计提了1.15亿元减值准备。这个导致了巨额亏损的崇左稀土,正是公司当年使用违规的方式收购进来的。律师指出,此次巨额计提资产损失,大大增加了创兴资源股民索赔的正当性和成功率。原来,2012年5月11日,创兴资源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收购桑日县金冠矿业有限公司7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创兴资源以10400万元的价格收购其关联方上海振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桑日县金冠矿业有限公司70%股权,桑日金冠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崇左稀土27%的股权。之后创兴资源通过其他方式,共获得崇左稀土40%的股权。这次收购行为之后被查明违反证券法。

  并购和重组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这类活动都被给予正面评价,无论是从外延式扩张、扩大原有产能的角度,还是从介入新产业、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并购重组的题材太多,炒作的温度也一高再高。不过,并购有风险,这一点必须强调。花大力气、用巨额资金并购的项目,市场表现不一定理想,甚至是买入了产能过剩、有可能属于“去产能”的生产线,也未可知。所以,对项目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可行性研究一定要全面、科学、客观,要把不可行的方方面面多做调研。另一方面,兼并重组往往事关多项法律规定,不论多么心急,也还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去努力,去完善,不要想投机取巧,不要有侥幸心理,须知,触碰法律红线必然受到惩罚。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