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IPO审核越来越严 有投行人士称"战战兢兢过春节"

2017年02月10日 07: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周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二个工作周。笔者注意到,本周发审委依然没有安排企业首发申请的审核。而上一场发审会召开的时间还是1月24日,当天,有4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上会,其中,3家获得通过,1家被否。

  其实,如果通过对历年来的情况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在春节后IPO申请审核出现空窗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比如,2016年2月份,发审委只审核了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时间为2月26日。而去年的春节假期时间是2月7日至2月13日。也就是说,至少在春节后的两周时间里,发审委员是在“休假”的。

  审核企业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关键。笔者认为,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把关,把存在瑕疵、不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坚决挡在IPO大门之外,从源头上把好IPO的准入关,这才是关键。

  这一点,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也有过表态。他说,要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

  其实,从近3个月来的情况看,IPO申请的审核越来越严,这一趋势已经呈现。比如,今年1月份,就有7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被否,数量与去年上半年持平,同时,还有1家暂缓表决、1家取消审核;2016年12月份和11月份,分别有5家和3家被否,同时,还各有2家暂缓表决。

  这是好事。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上市公司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是提高供给质量的主力军。上市公司质量如何,直接检验着资本市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

  我们看到,伴随着这几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序推进,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质量逐渐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脊梁”。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甚至造成严重危害。

  突然想起春节假期后,与一位在证券公司工作的朋友的一次聊天。他称:因为手头上有项目即将要上报,而且这是自己所做的第一个项目,所以,整个假期都在想项目的事情,也没有心情走亲访友。

  “感觉是过了个‘假春节’。”这位朋友戏称。

  笔者倒是能理解他的这种心情。毕竟,在目前IPO审核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万一在申报的材料中存在那么一丁点儿被疏忽的地方,就可能需要重新做很多工作,影响项目进展。

  但是,笔者也想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对待自己手头上的项目是认真的,所有的调查是尽职的,不存在虚假内容,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朱宝琛)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