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破发阴影下的定增基金

2017年01月23日 17:36    来源: 华夏时报     盛青红

破发阴影下的定增基金

  ST吉恩与乐视,不仅把定增基金推上了聚光台,也让定增“稳赚不赔”的套利模式受到市场质疑,而定增基金的高收益神话也逐渐消弭。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目前已经成立的35只定增主题的公募基金产品中,有22只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处于亏损状态。而从2016年全年定增数据来看,全年定向增发项目共发布760次,而破发的项目就占125个。

  尽管如此,公募机构对定增市场的布局仍热情高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正在发行募集期的定增主题基金就多达数只,而仍在审批途中的定增主题公募基金也有11只。

  为何定增项目频频破发,而公募机构却对定增项目仍情有独钟呢?

  公募的定增江湖

  若提炼2016年公募基金关键词,“定增主题”肯定能榜上有名。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IFIND同花顺及对外公告综合统计显示,2016年全年竞价类定增项目共有309个,参与竞价次数在10次以上的公募机构就有35家,其中财通基金独领风骚,累计报价次数高达209次,获配次数为135次,获配率为64.6%。

  单纯从报价次数排名来看,前10位的分别是财通基金报价209次、诺安基金报价111次、申万菱信基金报价78次、兴业全球基金报价75次、博时基金报价67次、东海基金报价65次、平安大华基金报价62次、北信瑞丰基金报价60次、信诚基金报价58次、华安基金报价54次。

  而从获配概率来看,前10位的分别是:中信建投基金报价11次获配10次、国手安保基金报价10次获配9次、富国基金报价14次获配12次、鹏华基金报价13次获配10次、安信基金报价34次获配25次、建信基金报价20次获配14次、前海开源及方正富邦基金均是报价10次获配7次、财通基金报价209次获配135次、金鹰基金报价50次获配32次。

  从折价率来看,获得折价率最高的为国寿安保基金,2016年获配定增项目平均折价率为23.01%,其次是中信建投基金获配项目平均折价率为17.05%,鹏华基金获配项目平均折价率为14.91%。

  “我们能收到市场上98%的定增邀请函,参与75%的项目报价,才能确保66%左右的获配率。”财通基金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有些好项目就是不带你玩,所以能拿到邀请函非常重要。

  但是2016年定增基金表现却光环不再。据《上海证券报》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参与定增尚未到期的公募和专户产品共有1300单以上,截至今年1月8日,有417单处于浮亏状态,浮亏占比近三成,浮亏总金额超过11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目前已经成立的35只定增主题的公募基金产品中,有22只基金产品的收益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成立于2016年9月的华安智增精选基金亏损最严重,单位净值为0.9033。

  机构为何仍钟情?

  2016年以来,定增项目破发数增加,折价率从两位数也收窄到个位数,可是公募机构仍然加快布局定增市场。2017年以来,相继有国投瑞银、广发基金、信诚基金、建信基金、国泰基金、九泰基金发行定增主题基金。

  而根据证监会最新基金审批进程表显示,仍然有11只定增主题基金在审批途中。

  “我们把2015年以前的定增称为定增1.0时期,1.0时期定增的平均折价率大概是在18%左右,而且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说这个定增1.0时期高折价率和市场的指数波动可能是更主要的一个收益贡献。”国泰基金经理樊利安分析称,“进入2016年,从年初市场的折价率大概平均水平是在15%-18%的样子,可能到了2016年的下半年出现了一个快速的下滑,目前折价率水平大概是在6%-10%的水平。这个折价率相对收窄,我们称之为定增2.0时期,它的收益率可能更多的来源于市场的指数波动以及个股的收益。”

  樊利安认为,按照目前定增市场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关注个股本身的长期表现,因此大家在选择定增基金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

  定向增发从历史的统计数据来看,大概率是可以取得一个正收益,包括在牛市、熊市和震荡市里边。“我们看历史的统计数据,如果指数是在3000点到3500点,也就是说在3500点以下的时候,定增的胜率达到了79%。如果指数在2500点以下,定增的胜率达到87%。但是如果指数超过3500点的话,可能定增的胜率只有43%。”樊利安指出,目前3000点左右的时点,我们去参与定增的话,或有比较大的盈利空间。

  “后续定增项目的折价率继续收窄的空间不大,应该会维持在10%左右。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其他资产可以提供10%左右的安全垫,这就是为什么机构对定增的需求还是很大。”深圳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相对其他权益基金,定增基金的表现并不差。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