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债市调整挤压保本基金操作空间 部分产品酝酿转型

2016年12月22日 06:55    来源: 和讯网    

  一度成为行业热销“爆款”的保本型基金,其命运走向却在年末出现转折。

  受债市调整影响,目前182只(A/B/C分开算)保本基金中有87只已跌破净值,另有不少产品的安全垫正在逐渐变“薄”,投资运作受到明显限制;加之监管政策逐步收紧,有基金公司已开始“收缩战线”,部分保本基金到期后选择了清盘或转型。

  投资掣肘

  多重因素叠加下,近期债券市场出现调整,基础市场的羸弱也拖累了保本基金的业绩表现。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20日,纳入统计范围的182只保本型基金(A/B/C分开算,下同)中有87只产品已经跌破面值,其中净值最低者仅为0.867元。

  值得一提的是,保本基金的净值压力在年内成立的新产品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今年是保本基金发行的大年,90只新基金合计募资1782.02亿元,占据保本基金现有整体规模的半壁江山。而在这90只次新基金中,目前已有57只产品跌破面值,“破发”比例高达63.33%。

  不仅如此,即便在净值线以上,不少保本基金也在面临其前期积累的安全垫日益缩减的困境。以北京某家中小型基金公司的1只保本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1年,前期积累了相对较厚的收益,然而从债市开始调整的10月24日算起,截至12月20日,期间该基金净值跌幅达到4.40%,目前净值为1.151元。

  “近期保本基金破面值的现象确实在增多,但这是阶段性的,不代表最后的结果。”沪上某位保本基金经理表示,由于大多数保本基金的保本期为1至3年不等,期间行情变化难以一概而论,加上保本基金具有多重担保机制,因此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忧。

  另一位固收类基金经理也表示,现阶段保本基金的投资难度小于债基,毕竟有相对较长的缓冲期,如果判断中长期行情向上,甚至不排除在严格风控的前提下进行逆向操作的可能,“只要严格按照CPPI策略,控制杠杆即可”。

  然而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安全垫的缩小乃至净值的折损,使得保本基金的后期投资面临较大掣肘。事实上,现有保本基金往往会采用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CPPI)进行投资操作,从而实现策略上的保本。其以积累足够安全垫为首要目标,再根据安全垫的实现情况进行风险系数更高的投资。

  “债市调整使得保本基金安全垫被不断蚕食,后期操作面临很多限制。”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深圳某基金经理坦言:“前期建仓收益很低,这么一跌很被动,保本还是安全第一,杠杆能减的减,久期能降的降。把仓位降下来,买点短久期的券。”而此前市场甚至还有传闻,债市巨幅调整之下,部分保本基金选择了清仓,不过该传闻并未从受访的基金经理中得到验证。

  存续存疑

  另一方面,投资运作以外,在经历前期大跃进式的扩容之后,保本基金还面临着潜在的“存续”挑战。

  12月1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旗下交银施罗德荣泰保本基金3年保本周期将到,届时转为债券基金,基金名称变更为“交银施罗德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而在此前不久,东方赢家保本和天弘普惠养老保本先后公告因未能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保本到期后双双进入清盘程序。

  分析人士将保本基金选择转型或清盘的原因归结于监管收紧:“有些基金公司上半年发行的保本基金规模比较大,老的保本基金到期后继续运作到下一个周期,可能会超出担保额度。”

  今年8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保本基金,合同约定的保本金额乘以相应风险系数后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基金管理人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的5倍。

  事实上,正是出于对前段时间保本基金规模狂飙突进背后潜藏风险的担忧,监管层才放声将逐步收紧相关政策。统计显示,明年上半年还有12只保本基金即将到期。业内人士表示,由于保本基金的监管新政还未落地,具体条款尚不明朗,目前很难判断上述产品是否会选择转型或者清盘。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债市调整挤压保本基金操作空间 部分产品酝酿转型

2016-12-22 06:55 来源:和讯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