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逼近6.9

2016年11月22日 07:09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记者周慧

  昨日,人民币中间价继续下调189个基点,报6.8985,连续12日下跌,创下2008年6月份以来新低。与之对应的是美元指数的一路高歌,上周累计涨幅超2%,在101.3附近,美元涨涨涨的态势“吓怕”了众非美货币,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非美货币更是跌势汹汹。

  汇率的波动也直接反应到了国内的外贸生意上。“人民币近来的贬值直接拉动了出口商的利润。”进出口商刘先生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加息预期下,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将带来美元实际利差优势的进一步扩大,美元指数仍将在震荡中保持升势。

  近期受美元指数持续大涨施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失守6.70、6.80等整数关口,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上周下跌1.11%,创年内最大单周跌幅。

  人民币对多数非美元

  货币汇率保持升势

  过去的12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了1494个基点至6.8985,跌幅2%。而在上两周,在岸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272个基点至6.8880,跌幅1.88%;离岸即期汇率下跌1326个基点至6.9030,跌幅1.96%。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6.24%。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低,但是人民币兑其他非美元货币却仍处于强势,人民币除了对港元有小幅贬值以外,兑其他多数非美货币都处于升势,人民币兑日元近两个月累计上涨了5.46%,人民币兑欧元近两个月上涨了1.96%。

  市场普遍预测特朗普将祭出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同时市场对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继续升温,增加了美元强势。

  出口企业尝到汇率红利

  刘老板在深圳从事医药器械进出口生意已经五六年了,他告诉记者,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以来的贬值直接体现到了企业的利润上,“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美元结算,因此汇率波动本身对产品的销售并没有造成直接的影响,美元的上涨直接带来了利润的增加。”

  刘老板表示,汇率的波动至少贡献了七到八成的利润,“我们的一些关键机械部件也是从日本或者美国进口的,所以这部分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对于非美元地区来说,人民币其实是升值的,所以反倒增加了外商的购买成本,很多企业的购买意愿也有限,而且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和美元的强势,很多国家的外汇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我们在非美元地区的出口。”

  招商银行资管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在所有非美元货币均贬值的环境下,如果人民币仍坚挺,则意味着对其他货币的相对升值,出口或有压力。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明年中国出口将温和反弹,全球贸易可能会结束过去两年的疲软态势、温和复苏,但鉴于全球需求的进口弹性有所下降且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全球需求复苏对中国出口的提振力度可能不如以往。此外,鉴于中国内需更多转向基建和服务业,需求进口弹性也可能结构性下降。

  预测:

  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

  汪涛分析,虽然预计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企业实际还息成本已大幅下降,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减轻偿债负担,削弱了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央行需要应对人民币贬值压力和避免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这也都降低了降息的可能性。为避免释放过于强烈的宽松信号,预计央行不会全面降准。

  建议:

  理性配置外币资产

  刘东亮指出,不建议企业和居民非理性配置外币资产,原因在于,预计外汇管制措施将进一步收紧,以减轻稳定汇率的压力,并缓和资本外流对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这意味着,外币资产配置将受到QDII等额度限制,较大可能出现无米下锅的局面,即意味着兑换美元后境内缺乏足够的理财空间,资金出境又极为困难,机会成本上升,或许是得不偿失的。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