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杨斌:“互联网+教育”应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

2016年11月18日 10: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1月16日在乌镇开幕,大会除了开幕式、闭幕式以外,设置了16场论坛、20个议题。图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互联网青年论坛上发言。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乌镇11月18日讯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青年论坛今日在浙江乌镇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互联网时代青年的机遇与责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论坛上表示,在线教育的主导者与主创者,目前还是在传统教育中进行成长。展望下一步,呼唤互联网原住民们不仅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受众、学习者,更要成为真正互联网意义下的新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实践者。>>>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杨斌表示,他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目前看造福很多,也对教育公平有帮助。他认为,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

  杨斌认为,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和阶段,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追求更加效果。

  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杨斌表示,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们身上。这些青年,不是掌握了而是生就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

  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秦宜智书记,各位来宾,各位听众,特别我想说今天各位的演讲者,我称呼大家为互联网的老人家,各位上午好。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青年与互联网。称呼我们发言中间的都是老人家,不算调侃,当然也不是尊称,而是想点出一个特别的事实,就是和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有关,慕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但是教育创新发展滞后。一个原因就是目前还在传统中进行成长。一个原因就是在线教育的主导者与主创者,目前还是在传统教育中进行成长、对互联网算是后天补课的移民的这批人,展望下一步,我呼唤互联网原住民们不仅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受众、学习者,更要成为真正互联网意义下的新教育模式的创造者、实践者。

  先说已经取得的可贵进展。我刚在法国参加今年的edX全球峰会,大学和慕课平台的领导人齐聚一堂,分享经验提携鼓励之外,颇多反思与动议。

  2013年10月10日,清华发起建立全球第一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致力于以互联网技术探索解决中国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问题。短短三年,目前清华慕课196门,位列全球大学头名,而学堂在线有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600万的注册用户。清华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试点121门次,逾26000人次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正式学分。2015年5月,清华启动了我国第一个混合式教育学位项目--"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有64所高校基于清华的慕课开展学分课程学习认证,我们依托学堂在线将清华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了中国更多的地方。同时,清华与法国国家慕课平台、西班牙电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签署协议,向非洲、南美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以更贴近的语言文化,推送清华的课程内容并筹备推出学分认证与学位项目。针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机会不公平这些全球性问题,清华乘互联网技术之力在探索、贡献。

  沿这个方向、维度线性地走下去,应该是要聚集更多的资源、更多课程上线,推动更多教师使用慕课并与翻转课堂结合实践混合式教学,更多院校认定学分,更多些保质保量的混合式学习学位项目。

  但我认为这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对的。我把目前主流的互联网+教育的主攻方向,叫做"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意义很大,目前看造福很多;也对教育公平有帮助。但下一步,必须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而这个需要从教育本身说起,而非互联网技术的拼接应用。

  我只点出其中最核心的一条:教育不只是教学,或者课程。获得学分几乎成了慕课上的单一目标,获得学位提升了修读慕课的动力,但是也引发了质疑。接受教育获得学位,是否就等于修读课程获得学分的总成?大学的成绩单,是否就是大学对一个人教育的全部呈现?如果把这些课程的学分叫做"硬学分"的话,是否大学授予一个学生学位的时候也在衡量着他修读、经验着的另外一种"软学分"?而这些软学分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会是什么?

  一种习惯的"老人家式"的回答,也许会是,这部分我们把它叫做co-curricula, 或者extra-curricula的课外的东西,也许不是互联网擅长的,这也注定了校园生活在大学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也因此甚至有人预测未来的大学教育中,"硬内容"的部分,以课程为主,肯定是在线会占上风;而大学应该更多地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以人际体验(high-touch)来延续大学的生命。

  我想提出一种更为颠覆性的视角今天来求教大家,也想引起更多的批评与讨论。随着AI和VR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很高兴这次互联装大会有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大家可以看一看。随着互联网原住民成为学习者/受教育者的主体,随着虚拟社群的舒适度超越现实社群,也许对我们不是这样,但是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确实是这样。那些"生活体验"的部分,那些情境性的部分,那些人与人之间所谓的面对面的互动,真的不是互联网的胜场吗?真的还能区分出online-offline的重大分别吗?

  在巴黎的大会上,edX的创始人要我预测2050年的大学会是什么样。我开玩笑说,经过了2016年,没有谁还愿意对未来做预测:但实际上开玩笑之余, 我的回答是,知识传授不再会是其中的主体。

  这个回答显得有些风淡云轻,但其实却可能是个原子弹。想想今天的互联网+教育,是否其实主要聚焦在了知识传授上?学习成效的提升是否主要寄托在了旧有的课堂形式的互联网化平移?而大学的功能曾几何时就只包括知识传授这一条。

  所以"效率导向"的互联网+教育的路径,其实也是很自然。回顾第一辆汽车像极了没有马拉的马车;第一份电子报纸只是传统报纸的电子原样呈现,连排版方式都因袭旧制。而目前的慕课中,老师讲授的方式,内容编排的方式,作业考试的方式,都还是老式、旧制。脱胎于此,尚未换骨,这种"像"是一种可以理解的路径依赖,可以理解,但迟早会被颠覆、打破,而进入到"范式转移"的互联网+教育层面和阶段。所谓范式转移,就意味着不是在原来的路上跑得更快,效率更高;而是在教育理念上升级迭代,追求更加效果。

  而更应该问的是,谁来推动这个"范式转移"?我的回答是:希望寄托在那些未被传统的教育模式固化头脑并天生就以网络精神为自然而然、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为自然而然的网络原住民们身上,这些青年,不是掌握了而是生就了互联网本质,同时又不把习惯当自然,是敢于挑战教育难点、学习痛点并打造成长支点的95后、00后青年一代。

  我总觉得,只有这些原住民青年,才能从质上而非量上,从范式上而非效率上,给在线教育,乃至给教育,带来新生。

  感谢“互联网青年论坛”邀请我来乌镇发言,我对青年做主角的互联网充满信心,并愿意为他们做铺路石,和拉拉队,期待和支撑他们上场开创!

  "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 未来会怎样,就看你的选择和行动了。谢谢!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