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胡健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免去楼继伟的财政部部长职务,任命肖捷为新一任财政部部长。
作为中国财政的大管家,财政部掌舵者的更换,迅速就占据了各大新闻网站的显著位置。不过,业内对楼继伟的继任者肖捷也并不陌生,他们的身上都有财税“老兵”的标签。
资料显示,肖捷今年59岁,1982年9月毕业后就进入财政部,历任综合司司长、国库司司长,2001年9月成为当时财政部最年轻的副部长。2005年7月赴地方任职两年,2007年8月再次回归其熟悉的财税部门,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直至2013年3月,转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正部长级),负责国务院办公厅常务工作。
对于此次财政部长的更替,外界最关心的无疑还是今后的财税体制改革将如何推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多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给予了楼继伟很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其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推动了多项财税制度改革,包括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营改增以及建立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等。
眼下的财税改革正处在攻坚克难期,地方税体系尚未真正意义建立,央地财政关系重构也还只是刚刚起步……面对已行至中盘的改革棋局,新任财政部长肖捷如何落子,业界十分期待。
卸任者:直率楼继伟
2013年3月,楼继伟履新财政部长,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作了题为《包容性增长中的财税改革》的演讲。他当时给了自己一个评价——“我讲话比较直率”。
此言非虚,楼继伟这三年多来果真有几次就因为讲话直率而广获关注。
比如,他曾在不止一个场合提出过我国的劳动合同法降低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太低,并建议保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虽然这与楼继伟主管的领域并不直接相关,但因为观点大胆且有新意,引来诸多讨论。
在财税本行上,楼继伟这种直率体现得更为充分,办起事情毫不含糊。比如,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在其任内经过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完成了20年来的首次大修。
在财税体制改革中,预算的角色至关重要。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财税就是政府的收支,收入是一个基本要素,而支出就是第二个基本要素。收入与支出要纳入一个制度体系加以管理,然后就是预算,预算是财政体制的第三个要素。
伴随预算法改革的尘埃落定,化解地方债问题也就有了基本思路。在确认预算法大修后,楼继伟在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分类管理和规模控制,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接受地方人大监督,还要接受上级行政和立法机关的监督。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累计发行置换债券7.2万亿元。这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化解了许多因举债不规范形成的矛盾,减缓了地方政府集中偿债压力和利息负担。初步匡算,2015年和2016年累计,地方节约利息支出6000亿元。
除了这些,楼继伟任内的其他工作也可圈可点,包括全面推进“营改增”以及推广PPP模式等。
对于财税改革的整体进度,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抛给了楼继伟一个尖锐的问题——“有学者担心,财税改革推进速度低于预期,对此您怎么看待?另外,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财税改革的落地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自评很直率的楼继伟略作停顿后,便诚恳回答说,“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用了一章讲财税改革,确实我们非常努力,但有些没有达到,或者说比三中全会要求的进度适当地慢了一点。”
“有的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楼继伟说,一方面是因为在转换过程中,大家观念需要转化,旧的思想观念、利益藩篱也是干扰改革实施的阻碍。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之下坚决地推进、要啃硬骨头。同时,还要增强各方面的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
继任者:财税老兵肖捷
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利益调整难度大……这是业内评价财税改革时最常说的话。按照既定的财税改革时间表: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如今,距离2020年的大限还有四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接棒财税改革的新任财政部长肖捷,也是财税领域的一名“老兵”。
时间追溯至1987年,当时年仅30岁的肖捷就曾和楼继伟等人合著《关于经济运行模式与财政税收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了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税收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思、原则设想以及经济体制配套改革方略。该文后被收录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中。
2005年是肖捷在财政部工作的第23个年头,在当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肖捷洋洋洒洒谈起他对财税改革的思考,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已经落实,或者正循其当时谈到的方向在推进。
比如,他在那次演讲中指出:“推进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进一步规范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更加全面和直观地反映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的预算安排情况。”而这正是2014年预算法改革的靶点之一。
从某种程度来看,肖捷在财税系统的履历比楼继伟还要完整。在2007年8月从地方回归财税部门后,肖捷没有回到熟悉的财政部,而是接替当时改任财政部长的谢旭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
在此期间,他关于中国税负问题的一篇文章,由于立场鲜明,专业度高,在当时颇得赞誉。
此事背景为国外某杂志发布了一份所谓2009年税负痛苦指数排行,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按其方法测算,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为159,在其公布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欧洲某国。对此,肖捷撰文直言,对于诸如此类的评论,如果不加甄别,把戏说当作正史来解读,甚至作为学术研究的依据,产生的误导将贻害各方。
重回财政部并掌舵,在预算法改革已经有所进展的基础上,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完善税制,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将是肖捷需要直面的“硬骨头”。
值得一提的是,楼继伟此前就此轮税制改革曾指出,改革重点锁定六大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其中,围绕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和个税,记者发现,肖捷在前述提到的2005年的演讲中都有涉及。
个税方面,肖捷表达的观点是,今后将逐步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房地产税上,他当时表示,中国目前在房地产转让交易环节问题严重,有必要研究实施物业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