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张曙光:去杠杆的关键是要真正淘汰僵死企业

2016年09月20日 13:25    来源: 时代周报    

  

  张曙光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回落走势。2015年比2010年GDP增长率下降了3.5个百分点,跌幅超过33.65%。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也从高于GDP而变成低于GDP。

  由于经济下行,稳增长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世界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贸易出口大幅下滑,而国内消费虽然相对稳定,但比重较低,其提升有待于一系列体制问题的解决,于是增加投资就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抓手。虽然投资的增长也逐渐趋缓,但始终高于GDP增长的30%-50%。

  杠杆率逐步提高

  为了稳投资和稳增长,加货币成为主要手段。虽然稳健货币政策的说法未变,但其具体操作却不断地渐趋宽松,降息降准以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调。从2011-2015年,连续降准10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5个百分点;2015年降息4次,到了现在,1年期存款利率为1.75%,实际利率已经变成负值 。

  在经济增长不断趋缓而货币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中国货币和准货币M2与GDP的比率不断增加,2015年已经达到205.7%,远远超过全球样本的平均水平,只比日本(240%)低。

  我国的杠杆率并不低,且有逐步提高之势。因此,加货币与去杠杆的关系,更值得进一步讨论。

  要真正淘汰僵死企业

  加货币对杠杆率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的流向问题。究竟是流向杠杆率较低的部门,还是流向杠杆率较高的部门,其影响完全不同。根据有关方面的数据,国有企业的杠杆率高,民营企业的杠杆率低。很清楚,这里存在着产权歧视。在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的理念和政策指导下,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产能过剩行业遇到的问题是生产下降,销售困难,价格下跌,存货增加,成本上升,利润减少,而钢铁、煤炭等重资类行业又多是国有企业,二者叠加,杠杆率一般较高。

  根据测算,小企业的杠杆率低于大企业,但由于金融业本身的嫌贫爱富和护大欺小,再加上体制原因,实体经济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呈加剧之势,中小企业盼“输血”,现行体制在“抽血”。

  二是融资成本和企业效益的比较问题。如果企业效益高,融资成本低,贷款增加不会提高杠杆率,反之,则会提高杠杆率,增大企业的债务风险。从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2800家A股上市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的比较来看,除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2007年、2010年和2011年,我国的贷款利率长期高于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特别是2013年以来,二者的“剪刀差”迅速扩大,2014年9月达到3%的峰值,2015年末下降到1.82%。

  三是考察杠杆率的高低不仅要看货币的流向去了哪里,而且要看企业融通的资金从哪里来。一般来说,企业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前已指出,M2/GDP的比率与金融结构有关,我国的高比率是由于现有金融结构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占比仅为24%,不仅低于美国(80%),而且低于德国(75%)、日本(70%),甚至低于印度、印尼、巴西(60%以上)等国。

  与此有关的一个问题是,为了去杠杆,降低企业的债务负担,政府大力支持债转股。这个办法是可行的,它可以把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通过投贷联动的商业模式,转变为企业之间的股权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变成按股分红。这对那些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而又受困于债务压力的企业无异于雪中送炭。而对银行来说,待企业经营情况好转、实现了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以后,还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股权,收回资金。

  四是去杠杆的关键是要真正淘汰僵死企业,这也要让市场起决定作用,而且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也正是淘汰的好时机。然而,在我们的条件下,并不如此。僵死企业不破产,财政可以收到税,社保也可以按比例收到资金,工人也不会上街。这就是僵死企业不死的原因。而僵死企业不死,去产能、去杠杆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高杠杆加剧房地产业风险      2016年09月13日
  • · 债牛非杠杆牛 异常调整孕育机会      2016年08月31日
  • · 负债超3万亿 高杠杆加大房企风险      2016年08月30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