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债市“踩雷”已成常态 基金期待信用衍生品加速推出

2016年09月20日 06:47    来源: 和讯    

  不断增加的违约风险,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债券投资者头上,身处其中的基金公司也正在尽力化解风险。

  根据相关上市公司的公告,因圣达威私募债违约,其主承销商华创证券近期被华夏基金和国联安基金先后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此前类似案例已有多起。自2016年初以来,债券发行主体发生的实质违约涉及金额合计已超过250亿元,投资有关债券的基金公司亦屡屡提起诉讼。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的固收业务也进入“加速调整期”。除了常规的加强信用研究、降低债券投资杠杆等手段外,部分基金公司已于近期开始推动旗下信用债基金转型,以规避债券违约的“重灾区”。另一方面,一些债券基金经理也期待信用衍生品能够加速发展,缓释正在暴露的债市信用风险。

  诉讼手段频频使用

  债券市场的违约风波频发,使得通常小心谨慎的基金产品也无法避免“踩雷”的命运,不断有基金公司加入法律诉讼的维权之路。

  近期围绕圣达威私募债而起的诉讼即是一例。

  资料显示,圣达威于2013年先后分两期发行私募债“13圣达威01”、“13圣达威02”。两期私募债均为两年期,募集资金合计5000万元,其中,华夏基金认购了第一期的2500万元;国联安-辉石-债券一号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认购了第二期。但上述两期产品到期后,圣达威均无法按期偿还债务。

  基金公司认为,主承销商在承销圣达威2013年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行、存续过程中,涉嫌重大遗漏、重大失职等行为,因此作为债券投资人要求主承销商就此事项承担赔偿责任。

  另据记者获悉,国联安-辉石-债券一号特定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仅为国联安基金公司旗下的一款通道产品,基金公司自身无需承担过多的赔偿责任。公司专户理财部副总监表示,辉石资本作为委托人和投资顾问,个券是由辉石资本挑选并决定投资的,国联安基金仅是通道方。但从产品合同和法律角度而言,国联安基金是资产管理人也是债券持有人,所以由国联安进行起诉。

  事实上,在此之前,基金产品已有多起“踩雷”事件,部分也已进入诉讼环节。早前的多只基金产品曾“踩雷”东北特钢违约债,一度引发基金公司为“踩雷”债基兜底。更早前,因“15山水SCP001”未到期足额偿付,富国、金鹰、诺安、建信和鑫元基金等几家基金公司均状告山东山水违约。

  信用债基谋“转型”

  通过诉讼来追究相关方的责任,只是债券投资风险化解的最后一招,更多基金开始谋求风控手段前移。

  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总监表示,债券市场已处于全面打破刚兑的局面,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产能过剩行业还是一般竞争性行业,都可能出现违约。目前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处于上升阶段,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此,他所在的团队已经将防范信用风险放在了投资工作的首位。

  更超前的部分基金公司,则开始动手修订基金合同,取消合同中对信用债的投资要求。相关公告显示,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此前就发布公告修订旗下3只债券基金的合同,其核心的变更集中在基金的投资范围上,包括拟删除“其中投资于信用债券的资产占基金债券资产的比例合计不低于50%”的要求等。更早的去年5月份,金鹰元泰精选信用债基金已进行了转型,转型为金鹰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今年2月份,汇添富信用债基金也转型为汇添富6月红添利定期开放债基。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王群航(博客,微博)认为,此举或出于对近期信用债市场持续较悲观的预期,期望通过变更基金合同来规避违约风险。

  信用衍生品需求提升

  随着“踩雷”事件频发,基金经理们也在呼唤更多风险对冲机制出台。

  国联安固定收益总监冯俊认为,今年以来暴露出多次兑付危机,背后是当前市场信用环境的巨变。如何对不同资质的产品进行评价,是所有固收市场参与者关心的问题。

  有债券基金经理提出,应该通过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创设流程等措施,来完善信用衍生品的相关制度,推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广运用。他还认为,有序推出信贷违约互换(CDS)和信贷挂钩票据(CLN)等产品,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对冲信用风险,并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推出了盯住单个标的债券的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产品,但交易规模一直很小。随着债券违约事件增多,投资者对信用衍生工具的需求正不断增大。

  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也坦言,到期违约的债券现在只能作为待处理资产放在账上,既没有估值也不能流通,只能由基金公司股东或者基金公司来处理。他期待从制度层面考虑,搭建一个类似银行坏账处理体系的高收益债交易平台,同时鼓励部分投资者专业从事高收益债投资,形成更好的信用风险的投资生态链。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