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险资举牌潮或将退潮

2016年09月07日 09:33    来源: 深圳商报     胡佩霞

  对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股权之争以及万能险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等事件,保监会以新近印发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出了答案。保监会将大幅控制险企经营中短期保险产品的规模,并大幅提升万能险的保障水平,市场上主打1~3年的中短期万能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将面临业务转型及资产重新配置压力。险资举牌潮开始退潮了。

  昨日,保监会网站公开了《通知》内容,同时配发了两个答记者问通稿。《通知》中最引人注目的规定包括:第一,《通知》要求,“保险公司所销售的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以内,2017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对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高于当年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倍的保险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给予公司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保险公司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当控制在基准额以内”。

  昨日一位总部在深圳的保险公司总精算师告诉深圳商报记者,《通知》内容大致与此前业内商讨的差不多,唯对中短期产品存续时间过渡较此前预期宽松。这对避免系统性风险有益。

  第二,按照《通知》的规定,从9月2日起,万能型保险保底利率超过3%的产品需向保监会报备;被保险人为18~40岁年龄段、投保人身保险包括各种名目的万能型人身保险,其死亡保障水平不得低于160%。(41~60岁、61岁以上,这一比例分别为140%、120%)。这一保障水平已处于世界最高水平。这意味着保险公司经营中短期万能险的成本大大增加。按照保监局说法就是“保险必须姓保”。

  第三,《通知》下调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根据市场利率下行情况,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中国保监会审批。这意味着万能险的保底利率也下降至3%以下,高于此水准均需报备。

  上述总精算师对深圳商报记者称,《通知》对万能险业务占比超过50%,偿付充足率低于120%的寿险公司而言,将会有较大影响。他们需要调整资产配置,会有流动性压力。上市公司举牌潮肯定要退了。不过,万能险保底利率普降对险企有利,如果险企资金成本降下来,就没必要进行高风险的股权投资。一些低风险的中长期债券即可对冲风险。万能险业务也会进入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马先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险资举牌潮或将退潮

2016-09-07 09:33 来源:深圳商报

  对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股权之争以及万能险频频举牌上市公司等事件,保监会以新近印发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出了答案。保监会将大幅控制险企经营中短期保险产品的规模,并大幅提升万能险的保障水平,市场上主打1~3年的中短期万能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将面临业务转型及资产重新配置压力。险资举牌潮开始退潮了。

  昨日,保监会网站公开了《通知》内容,同时配发了两个答记者问通稿。《通知》中最引人注目的规定包括:第一,《通知》要求,“保险公司所销售的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以内,2017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对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高于当年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倍的保险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给予公司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保险公司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当控制在基准额以内”。

  昨日一位总部在深圳的保险公司总精算师告诉深圳商报记者,《通知》内容大致与此前业内商讨的差不多,唯对中短期产品存续时间过渡较此前预期宽松。这对避免系统性风险有益。

  第二,按照《通知》的规定,从9月2日起,万能型保险保底利率超过3%的产品需向保监会报备;被保险人为18~40岁年龄段、投保人身保险包括各种名目的万能型人身保险,其死亡保障水平不得低于160%。(41~60岁、61岁以上,这一比例分别为140%、120%)。这一保障水平已处于世界最高水平。这意味着保险公司经营中短期万能险的成本大大增加。按照保监局说法就是“保险必须姓保”。

  第三,《通知》下调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根据市场利率下行情况,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中国保监会审批。这意味着万能险的保底利率也下降至3%以下,高于此水准均需报备。

  上述总精算师对深圳商报记者称,《通知》对万能险业务占比超过50%,偿付充足率低于120%的寿险公司而言,将会有较大影响。他们需要调整资产配置,会有流动性压力。上市公司举牌潮肯定要退了。不过,万能险保底利率普降对险企有利,如果险企资金成本降下来,就没必要进行高风险的股权投资。一些低风险的中长期债券即可对冲风险。万能险业务也会进入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马先震)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