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苏向杲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某中型财险公司获悉,在商车费改后,为改善经营效益,该公司下半年将设置车型赔付负面清单,将滚动一年满期赔付率超过65%的车型列入负面清单。
为实现车险承保盈利,不少险企下半年开始实施承保盈利管理和综合成本管控,在确保具有一定量盈利业务的同时,提升微利业务和保本业务数量,严格控制亏损业务。
新业务增长动能不足
自2015年6月1日起,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全面启动。一年来车险消费者获益明显,社会各方反映良好,车险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但部分中小险企也面临一些问题。
上述险企人士提到,目前该公司的车险经营现状是,费改后公司整体车险业务规模下降明显,保费收入日行向下。一方面,商车费率改革后折扣率整体下降,对保费规模下行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受行业部分主体公司车险销售费用较高的影响,存量业务流失较大,增量业务动能不足。
“对于我司来说,市场占有率不高,在低赔付率的车辆上,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高赔付率的车辆上,又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阻力。”该人士表示。
从行业来看,记者也获悉,商车费改进一步加剧了车险行业的竞争,上半年人保、平安、国寿财等车险保费前8名的财险公司车险业务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上升0.14个百分点。其他中小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一些中小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更加艰难。
值得一提的是,“营改增”试点对车险业务经营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得一些财险公司短期内雪上加霜。上述人士提到,在公司现有车险费率不变的情况下,“营改增”后,财务保费收入实际减少,公司费用率及赔付率指标将受一定程度影响。
确保盈利业务增长
《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得的独家数据显示,上半年车险行业承保利润约为82亿元,在车险规模保费排名前60名的财险公司中,仅有17家财险公司车险承保盈利,43家公司车险承保亏损。
在财险公司车险承保业务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扭亏为盈成为不少财险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因此,财险公司积极制定相应措施,调整业务结构,优化业务质量。
上述中型险企人士则提到,根据总公司的要求,车险事业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车险业务管理制度,新制度以直销业务为抓手,以新保、续保业务为重点,以代理业务为依托,全面推动车险传统业务的发展。
同时,该公司将做好业务结构调整,把握盈利性结构,细分盈利业务、微利业务、保本业务和亏损业务几个层面。确保具有一定量的盈利业务,提升微利业务和保本业务数量,同时,严格控制亏损业务。在这样的盈利性结构下,确保公司总体盈利,并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天安财险相关业务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天安财险强化了对分支机构的承保盈利管理和综合成本管控;实现产品价格、费用、服务联动营销,提升精准竞价能力,推行费价联动,提升保费充足率。
天安财险也加强了精细化定价能力管理,一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培养精算人才团队,不断提升精算定价能力。另一方面,与业内优秀咨询公司联合研究商车费改后的精准定价模式,制定精细化的承保和资源配置政策,确定底线报价制度,并要求机构只能在底价范围内正规经营,杜绝盲目跟风拼费用。
费用支持差异化
与大公司相比,中小公司在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产品同质化市场中,发展模式上更多依靠单一费用驱动,在商车费改初期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在经营策略、服务能力、定价能力及市场组织能力等方面尽快转型。
记者获悉,上述中型财险公司也参考了市场主体现行费用状况,根据不同车型、不同的赔付率,给予相应的费用支持政策,来确保保费规模、增加效益。
比如,非营业客车在该公司车险保费规模中占比最大,赔付率最低,效益最好,为盈利性业务,给予最好政策;连续3年及2年未出险车辆保费不足,给予较低费用;部分业务为盈利性业务,为提升市场占有率,给予业务政策支持。
为控制亏损业务,该中型财险公司根据同赔付率做了调整:一是对车型品牌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根据行业并结合公司经营数据,以二级机构为单位,滚动一年满期赔付率超过65%的车型列入受负面清单,根据赔付状况,每6个月调整一次。负面清单由车险事业部根据各区域行业及分公司经营数据确定,一区域一清单。二是限制性车型无费用,由总公司车险事业部根据经营状况提出。
另外,该公司下半年将加强直销业务的发展,通过自有销售队伍、门店销售、电话直销和网络直销及联合营销拓展业务,直销渠道便于与客户沟通,稳固资源,保证客户真实性,人力成本低,因此商业车险直销业务在基础政策基础上给予2%的客户增值服务。同时,在续保业务方面,为提升车险业务续保能力、提高续保率,商业险续保业务在基础政策基础上给予2%的费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