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李玲
7月市场先扬后抑,紧随而来的调整令不少投资者心冷退场。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7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8.28万亿元,管理规模与份额双双出现增长,逼近历史高位水平。但规模增长依然完全依靠债券、货币等固收类产品,基金数量最多的混合基金依然处于净赎回状态。
偏股型产品规模仍下降
中国基金业协会官方微信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8.28万亿元,比6月底增加3297.08亿元,增幅达到4.15%。而公募基金份额规模为7.94万亿份,比6月底增加了3216.13亿份,增幅为4.22%。这一管理规模已接近去年年底最高历史数据。
数据显示,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为规模增长的主力军,不少产品迎来了净申购。其中,货币基金依然是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品种,今年以来管理规模持续飙升。7月近3000亿元资金流入货币基金,此类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4.5万亿元,在基金总规模中占比达到54.35%。而债券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千亿元,截至7月底,债券基金总规模达到9228.25亿元,增幅超过13.42%。
在低风险产品规模迅速上升的同时,偏股型产品的规模依然处于下降之中。截至7月底,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为17897.6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月有22只混合基金募集成立,但管理总规模依然比6月底大幅减少1139.53亿元。今年业绩突出的QDII基金也出现了净赎回,虽然管理规模增长了30.71亿元,但总份额却出现缩水。权益类产品中,仅有偏股基金出现净申购,但该产品在7月也有6只新产品募集成立。
低风险产品开始降温
今年以来,保本基金、债券基金等低风险产品,一直是各家基金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但近期,偏股型产品发行开始升温,业内人士认为,这代表基金对后市态度已有转向趋势。
根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近期新发基金数量微升,保本基金热潮减退。本周内可以认购的基金共56只,较前周增加6只。其中,权益类基金的数量为35只,固定收益类基金21只,权益基金数量远大于固定收益类。
而从新产品成立数据来看,上周新成立基金产品20只,其中权益类产品达到15只。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金公司的发行权益类产品热情开始上升。但从募集情况来看并不乐观,除去首募规模较高的一只定增类产品外,其他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仅仅刚超过成立最低线。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基金销售布局一般代表基金公司对今后3至6个月市场行情的预判,目前机构态度已有转向趋势。而从过往销售数据来看,投资热潮一般在行情启动后才能出现,目前市场资金仍处于观望状态。
在出现新的信息之前,低利率这一逻辑只能带来高股息资产的估值修复,而不能带动持续拉升。结构上,建议后市重视类债和基建板块的投资价值。近期城投债遭疯抢、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7%,均说明资产荒下,市场对于风险低、收益率稳定的债券极为青睐,类债板块如水电、高速公路、银行地产等都是资金的配置需求。
华夏创新前沿基金经理郑煜表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能够孕育出很多未来成长最为快速,行业空间非常广泛的行业,是二级市场重要的投资机会。她认为,以太阳能发电技术为代表的光伏产业、锂电池技术带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移动通信技术催生的智能手机产业、移动互联网技术带动的互联网+产业等都具备投资价值,目前此类个股的投资大时代也已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