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只大数据基金诞生至今已过了两年多。目前市场上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基金达到了20只,今年又有7只新基金在名称中嵌入了“大数据”字样,但与诞生之初的喧闹场面不同,如今的大数据基金市场已逐渐降温。相较2015年的爆发式增长,大数据基金似乎陷入“瓶颈”。
在产品创设上,无论是份额还是发行只数,博时、广发、大成等大公司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小基金公司则很难在产品上有所作为。处于瓶颈期的大数据基金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可选数据平台有限,同质化现象频发,业界对于大数据基金仅是“噱头”的质疑越来越多……
大数据基金路在何方?
数据源有限 同质化严重
自2014年3月首只大数据基金银河定投宝发行以来,大数据基金经历过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红又归于冷寂,这一过程仅不到3年。
一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市场大数据基金的热情已然下降,各家基金公司基本已经暂停了新产品的研发。
“根本原因还是大数据基金高度同质化,市场知名的大数据平台商就那么几家,根本承载不了多少的基金公司发行各类,后发的基金公司只能选择此前已有的合作商,在细节上进行微调。”有基金经理说。
泰达宏利大数据基金经理刘欣将目前国内大数据的来源分为两大类,一是同花顺(300033)类偏向市场情绪的,通过这些平台可以直接得到投资者情绪行为上的反馈;另一类是京东、淘宝这些消费类为主,用大数据来辅助选股,比如在淘宝上看到婴儿尿布的销量好,可能相关上市公司的盈利也会很好。
刘欣认为,做投资不论是量化还是主动投资都是在处理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选股,是希望能够覆盖更广的信息源,以求更真实地模拟市场。而这两种大数据各有千秋,从前者来看,覆盖面更广,反馈会更加直接。
刘欣的基金选用的是同花顺的数据,他向记者解释是因为他希望选择跟投资者相关度最高的数据,“同花顺的客户与股市相关度更高。百度和新浪上搜索数据,有可能并不是出于对于股票的关心。”他说,“比如我搜索工商银行(601398),未必代表我关心这只股票,所以我们选择了同花顺采集的大数据源。”
问题在于,如果依据刘欣的选取标准,那么国内市场可选数据源其实并不多,据了解,目前大数据基金中,泰达宏利基金采用同花顺的数据源。
大数据挖掘难言深入
在数据源有限、基础数据趋同的情况下,大数据基金势必加大对数据的研究、加工解读,并升华为投资,但目前基金公司加工能力仍比较弱。
有基金从业人员指出,随着大数据基金纷纷创设,市场进入饱和阶段,新发大数据基金一定要带有一些实打实的创新才能出头,简单的复制已经没有意义。但很多基金公司在大数据业绩表现、数据源、技术等上并未作出高要求,难耐大数据噱头十足,相关基金产品仍然问世,特别在2015年牛市中,此类产品纷纷上市发行。
此外,亦有基金经理指出,基金公司对大数据的挖掘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不成熟,对投资的贡献并不直接,也难言有效。
大成基金互联网金融创新部负责人柴彬告诉记者,大数据基金包括指数和主动两类,从大数据的效用而言,用作主动择股还是比较好的,国外的大数据基金都是对冲基金,很少有指数基金。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国内的大数据基金倒是以指数居多,但是这样一来,指数的调仓不可能像主动型那样灵活。
另外,据记者了解,目前大数据基金的数据库亟待完善。有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得以应用的仍是大数据中很小的一部分,海量数据未被开发,“大数据的复杂性在于其数据的非标准化,一般传统处理的财务数据是属于标准化的,而大数据则不一样,把非标准的数据标准化,并用于选股,是未来发展的核心。”该基金经理说。波动率大
股灾时难赢市场
由于大数据基金运作时间并不长,目前投资者对该类产品的认识也不深,根据上海证券相关研究,从回撤幅度来看,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的市场回调中,成立最早的银河、广发的大数据基金的下跌幅度均大于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而从年度收益看,这两只基金2015年牛市的收益也并不较同类基金表现领先。另一方面,一些大数据基金在牛市里引来大量的资金,但大跌后市场反弹,又遭遇较大幅度赎回,进一步加剧了基金的波动率。
除了大数据基金本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有基金经理强调,股灾中存在一些抑制大数据基金发展的外界因素。广发基金数据策略投资部负责人季峰认为,大数据基金出现低谷,主要是股灾的影响巨大,整个市场极度脆弱。季峰表示,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一个对市场助涨助跌的产品,各家基金公司在做大数据产品的时候一定会有基于基本面的选择,这点跟传统投资大方向目标一致。季峰坦言,大数据基金肯定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观察,不能单单观察去年7月份到现在的情况。
季峰认为,随着市场慢慢从股灾阴影中走出,大数据的策略适应能力会更强。未来将逐步升级大数据基金,他说,现在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精准深入的分析,未来可能在已有策略基础上做一些策略加强,针对不同的市场行情做调整,“我们会针对现有的数据来创设不同风格和偏好的产品,比如对冲基金,或者在策略端用大数据来做一些择时的判断,在现有选股方向既定的情况下,通过这些方法来降低回撤,增厚收益。
记者采访了一位参与大数据基金创设的研究人员,他坦言,此类产品的波动率大,属于正常现象,毕竟互联网对市场的波动反应本身就比较剧烈,因此他建议基金公司及个人投资者将此类产品作为定投的标的,而不是持有不动。
突破瓶颈靠什么
大数据基金不再炙手可热,业界怎么看待“突围”?
“在没有大数据之前,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财报、股票的量和价,但大家业绩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大数据基金也是一样,数据源本身虽然是一个很关键的核心,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去分析处理这些数据。”刘欣告诉记者。
柴彬认为,大数据将成为量化投资的有益补充,他说:“以往的量化投资无论用什么模型、策略都说由人来决定的,这里面的因果逻辑都是人为设定的,但大数据不一样,大数据是自然呈现的,有些存在因果关系,有些则是相关而已,也许自始至终有很多逻辑你是理解不了的,但却可以很好地弥补人为做量化覆盖不到的一些盲点。”
柴彬始终认为,大数据对金融领域的优化改造、制造投资决策一定是有帮助的,至于对业绩能有什么样比例的贡献,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尝试。
“目前中国的理财市场几乎是以卖单品的形式,这让投资者难以选择。”柴彬觉得这就像是去医院看病,现在的理财市场更像把所有的药都放在柜台上让病人自己选,即使是一些以FOF为主的配置也只是减少了药品的种类,并没有针对性。
“让投资者自己做判断是很难的,应该根据客户的需求、财务状况量身定制方案,并且要不断给出投资建议,成为一个私人医生,这才是大数据的根本。”据柴彬透露,大成基金不久将会推出针对这一痛点的相关产品。
或许对于大数据产品来说,突围之路就在于产品的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