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16年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出炉,中国企业再次刷新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名单的企业数,达到110家。进入世界企业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这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在高兴之余,我们也要认识到,世界500强对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入围数量的多寡,更多的是企业质量的提升,只有企业的综合水平切实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与国际巨头并驾齐驱,使进入500强的中国企业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虽然全球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但是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中的地位却进一步上升,达到110家,这一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在榜上仅次于美国而稳居全球第二位。
从近3年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榜单数量来看,2014年增加了7个,2015年增加了6个,今年又增加了4个。中国上榜企业持续增多说明中国企业在做“大”的方面继续保持着高歌猛进的良好势头。中国正在进入大企业时代。“大”也是有意义的,意味着有资格在国际市场争夺决定权、话语权。
但是,要想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要想取得绝对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强、做优。从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来看,虽然上榜企业的数量在增加,但与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大企业相比,上榜中国企业还存在差距。
一方面,上榜企业行业集中化程度比较明显,覆盖面或涉及的行业宽度不够,第三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数量较少。例如,上榜中国企业中有相当数量集中在金融、电力、煤炭、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和领域,但从美国、日本,韩国上榜的企业来看,企业基本都在零售、电子、互联网、现代制造业、医疗这些代表现代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这说明中国的新经济中,创新型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是明显不足的。
另一方面,盈利能力不足,金融企业占比偏高。与上榜的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上榜美国公司平均营业收入632亿美元,平均利润达到51亿美元,远远高于上榜中国企业。
更值得注意的是,内地和香港的103家上榜企业中有10家银行,这10家银行的利润总额达到1816亿美元,占103家企业利润总额的55%;除这10家银行外,其余93家非银行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6亿美元;再减去5家上榜的保险公司,其余88家非金融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4.5亿美元,低于许多国家上榜企业的盈利水平。
笔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既要有一定数量的与国际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企业,也要有体现大国实力的产业纵深,因此,世界500强对中国的意义远远不止于能够产生自豪感的企业数量,还在于从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内涵角度寻找更多的努力方向和更远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