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保单留住,围追堵截不是办法,内地保险业必须提升自身素质,提高供给质量,拿出更有市场、更具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明确定位,回归保障本分
不久前有同事吐槽:他的小孩生病时,大多去私立医院就诊,可目前境内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多半只报销公立医院的医药费,个别公司的高端医疗险虽覆盖私立医院开销,但要么只面向企业团体客户,要么只能以家庭为单位投保,而且保费动辄数万元。
“这不是怪事吗?内地金融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居然还‘有需求,没供给’!”这位同事开始把目光转向香港保险市场。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可不少。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今年一季度长期保险业务临时统计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购买的香港人寿保险保费占香港个人业务新单总保费的34.2%。
流往境外的保单中,有些“大单”是投保人通过境外公司在境内非法设立的代理机构购得,名为投保实为洗钱。对这些“地下保单”,保监会等部门上半年已进行了严厉打击。
还有许多流往境外的“地上保单”是市场的合理选择。一些内地居民不辞辛苦去香港投保,并且为之后“飞来飞去”办手续、处理纠纷做好了心理准备,是因为香港保险产品确有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内地的重疾险一般只保35种左右的疾病,香港则可保60种左右;自闭症、原位癌、植物人等疾病在内地少有保险公司肯承保,而香港公司均纳入承保范围。再如,在内地,重疾险投保人患病后,保险公司只给予一次性赔付;而在香港,一次患病可预支保额,保险合同继续,再次患病可再预支保额……
保单流向境外,值得内地险企反思。
2015年,我国内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过2万元大关,保险保障需求快速增长,保险业资产总量、机构主体数量都已上了新台阶。但从市场供求关系看,显性需求难以满足、潜在需求无人开掘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内地保险业缺乏精耕细作的能力。业内人士坦言,之所以不敢针对私立医院开发重疾险,是受限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担心“放开”后医疗费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缺乏精耕细作的动力。内地保险业置身世界上最肥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即使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不高,也能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天养活”的优渥条件会滋生惰性。不可否认,近年来伴随行业改革提速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保险业竞争意识已有提升,但总体看,创新、挖潜等还是缺少一股子拼劲。否则,怎么会有老百姓想买却买不到的保险?怎么能坐视数百亿元的保费流向境外?
把保单留住,围追堵截不是办法,内地保险业必须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自身“颜值”,提高供给质量。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明确定位,回归保障本分。
风险保障与管理始终是保险业的看家本领,也是其不可替代的金融功能。保险人首先要立足百姓养老、医疗、健康等民生保障需求以及国家防灾防损、安全体系建设等需要做好主业,而不能舍本逐末,热衷于单纯扮演“集资、投资、分红”的理财者角色。
从消费端看,理财是保险保障衍生出来的功能。从行业发展看,保险资金是优秀的机构投资者,能为国计民生输送资金,但可持续的投资能力必须以令人满意的保障功能为前提。说白了,大家是为了“保险”才把钱交给险企。眼下,一些公司为了保费尽快上规模,轻视保障这一“本分”,靠高现金价值产品和投资驱动负债模式来实现“弯道超车”,这不是打造百年老店的理智做法。
回归保障主业,需要保险企业直面市场空白和难点,沉下心做功课,以产品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满足并培育百姓消费需求;需要监管部门建制度、定规矩,放手不放任,以健康的市场机制倒逼保险公司增强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引领行业不断走向成熟。
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给内地保险业打了一针“清醒剂”。别抱怨,别等待,“你若盛开,清风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