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万科开数跌停 宝能能扛多久

2016年07月05日 09:0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复牌首日欲出逃资金超百亿,最终以跌停价成交金额不足1亿

  毫无意外,7月4日复牌的万科A集合竞价直接以21.99元的跌停价开盘,全天大单封死跌停板,无论小散还是宝能系心都在滴血。虽然有少量机构成功夺路而逃,但万科A后续走势依然牵动市场各方的心,股价还会遭遇几个跌停以及随之引发的宝能系会否爆仓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天量卖单牢牢封死跌停板

  万科股权之争峰回路转,围观群众津津乐道,万科A复牌日掀起新的高潮。

  7月4日,身处舆论漩涡的万科A终于迎来复牌。不出市场预期,9:15分集合竞价开始即遭遇5万余手跌停封单,此后封单数竟然不断减少,最少时不到4000手。但大戏绝对不会缺少转折,集合竞价结束,万科A卖一档被631万手大单牢牢封死在21.99元的跌停板上。

  开盘后,万科跌停封单不断增加,上午收盘卖一档堆砌774.7万手,卖二档也有11.67万手22元的卖出价,两档合计超过170亿元的资金选择出逃。但是万科A复牌首日换手率仅0.04%,仅成交9381.59万元,鲜有人接盘。截至收盘仍然还是774.7万手大单堆在卖一档上。

  尽管成交稀少,但仍能依稀看出机构砸盘的动作。龙虎榜上,三机构出现在万科A的卖出席位上,合计卖出3906万元,另有中投证券宁波江东北路营业部和兴业证券上海天玥桥路营业部分别卖出 2198.78万元、850.35万元;同时,2机构出现在买入席位上,合计买入542万元,另有招商证券北京颐和园路营业部、安信证券梅州五华营业部、兴业证券上海金陵东路营业部各买入197.25万元、112.59万元和85.7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万科A复牌趴在跌停板上,港股万科企业却收涨6.71%。

  宝能系仍在“盈利红线”之上

  “满仓+融资买万科,大盘大涨自己一天亏20%,难受!”“700多万手大单,心都在滴血啊!”面对万科A的复牌,尽管早有预期,但持股小散仍然难以接受,各大互动平台上怨声载道。

  万科A首个跌停,市值蒸发268亿元,除了持股小散心碎之外,宝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根据万科公告披露的数据,宝能系从去年7月份开始不断增持万科A,目前持有26.82亿股万科股票,占总股本的24.26%,以去年12月18日停牌价24.43元/股计算,持股市值高达655亿元。但7月4日首个跌停,宝能系持股市值直接蒸发逾65亿元。

  但是根据万科公告的数据测算,宝能系持仓成本在15.3-15.5元左右。加上其利用杠杆买入,以及利息支出,业内人士分析宝能的成本价应该在17元左右。即便一个跌停板市值蒸发65亿元,对于宝能系来说依然处于浮盈状态。

  除了宝能,持股的管理层也“受伤”了。尽管17位高管在万科停牌前清空了所持股票,但仍有诸多高管仍持有万科股票。根据网易财经数据,王石持有761.72万股,总裁郁亮持有730.62万股,首席风险官王文金持有231.43万股,周一一个跌停,他们的持股市值也分别缩水1858.60万元、1782.71万元、561.69万元。

  后市还有几个跌停成为悬念

  有分析人士称,万科A停牌的6个月,万科H股股价从22.9港元下跌至15.2港元,期间累计跌幅达到33.62%。若按此比例计算,万科A复牌后,股价或将跌至16.22元。

  申万宏源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指出,一方面,万科自去年底停牌以来指数出现较大回落,而且当时房地产板块普遍价格比现在要高。另一方面,更大的问题还在于万科的股价从去年11月到12月的上涨并不是基于它的业绩,而是由于当时的股权之争,特别是宝能系的频繁举牌,使得万科的股票成为一种相对稀缺的产物,这种情况下股价的上升很大程度上并不真正反映公司的价值。“总体来说万科股票出现一个很大的回落是必然的。”

  宝能能够坚持多久?对照宝能系的持股成本,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宝能还能坚持2-3个跌停板。

  分析人士认为,宝能的弱点是高负债率,旗下的金融、地产都需要大量周转资金,之前举牌万科的负债已经基本用完内部资金了,停牌半年所需的利息也不少,现在只能发外债去补充资金。此前有市场消息称宝能系旗下公司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发行一笔50亿元私募债,期限不超过三年,资金用途为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但是截止目前,此债券无人购买,这样从侧面反映出宝能系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姚振华现在就是在硬撑”,该分析人士如是认为。

  当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万科A复牌补跌20%左右以后,不排除华润在二级市场出手增持,重新夺回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万科A一旦真跌到17、18元略高于15.68元(钜盛华平均持股成本)的水平,无论对于持股机构本身是宝能系还是华润,都很可能有抄底自救的动力。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