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证监会降温 39家中概股回归放缓

2016年06月06日 08:08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为避免对A股形成冲击主管部门及时调整

  □本报记者 沈佑荣

  证监会一则“正在对中概股回归进行研究”的表态,让39家已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吓出一身冷汗。

  “全部人马都在等。”5月18日,上海一投行人士刘强(化名)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公司承接的一家中概股已宣布私有化,因为证监会的表态打乱了部署,此前的安排全部停了下来,并计划制定替代方案。

  对此,5月26日,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中概股回归过程中多数有三层溢价,存在跨市场套利行为,参与方收益或达三至五倍,如果大量回归,不仅对A股形成冲击,还会扭曲市场正常的投资心态,证监会及时降温非常明智。

  确实,A股与境外市场存在套利空间。

  Wind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352家中概股,其中不少系中小民营公司。中概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3倍,而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市盈率均超过40倍,沪深主板的平均市盈率为14倍和23倍。

  “已经私有化的只能先回来到新三板呆着,没有私有化的暂时不会回来。”中信证券一人士认为,中概股回归暂时无路可走。

  不过,多名专家及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未来,中概股回归会进入差别审核期,如对360等优秀公司不会拒绝,一些业绩表现多年不起眼的公司将会被过滤掉。

  “回归”政策收紧,中概股股价应声大跌

  5月6日,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回应市场传言称证监会要暂缓中概股回国内上市时公开表示,证监会已注意到相关舆情,正对中概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长江商报记者曾经多次接触的一名投行人士第一时间解读称,今年以来,战略新兴板、注册制推出未达预期,中概股回归掀起热潮,各类并购重组方案频繁推出,导致A股市场炒壳风起,在炒作之风盛行加上此前回归的5家中概股被指回归套利的背景下,监管层肯定要给炒作行为降温,收紧中概股回归政策也就理所当然了。

  “我们忙了大半年了,可能要白忙了。”这名投行人士称,去年下半年,公司为一家准备回归的中概股做前期准备工作,准备今年三季度进行私有化。

  记者查询发现,去年至今,约有39家中概股收到回归邀约,目前,已有优酷土豆、如家快捷、博纳影业、麦考林4家企业退市,易居中国、酷6、汽车之家等多家企业达成私有化协议,360、淘米私有化获批,正在走最后退市流程,乐逗游戏和陌陌等也在积极准备拆VIE,回归国内资本市场。

  受证监会表态影响,不少中概股股价应声回落,尤其是已经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从5月5日至20日,5家中概股跌幅超过20%,其中世纪互联下跌27.82%、陌陌下跌26%、欢聚时代下得29%、空中网下跌20%、当当网下跌23%。

  不仅远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中概股股价大跌,A股市场上的中概股回归概念股股价也大幅下挫。搜房旗下资产借壳标的万里股份从5月9日的46.77元下跌至20日的28.88元,跌幅达38%。仅在5月9日那一天,正在运作收购中星技术的综艺股份跌停,已完成借壳上市的分众传媒大跌7.17%,正在运作收购学大教育的银润投资下跌了4%。

  估值差异或是回归主因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中概股回归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支撑它们积极回归的主因或许是市场估值差异。

  Wind数据显示,目前,中概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3倍,而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市盈率分别为45倍和67倍,沪深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为14倍和23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中概股回归存在三层溢价,即私有化溢价、私有化资产跨市场估值溢价以及回归A股时借壳时的壳成本溢价,这也是大量中概股千方百计回归A股的主要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被综艺股份收购的中星微存在明显的估值差异。去年12月18日,中星微完成退市,退市前,其市值为3.46亿美元。中星微私有化时估值为4.53亿美元,对应人民币估值为29.34亿元。但综艺股份收购时给出的估值为101亿元,估值溢价达244.24%。去年,公司净利润2.8亿元,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1亿元,以上述收购时估值测算,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6.1倍和77.11倍,远超美国市场13倍的市盈率。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亦认为,部分中概股回归目的就是跨市场套利,尽管回归过程中要进行私有化、拆除VIE架构、在A股市场上市等,其间非常复杂,耗时耗力,且不确定性的因素不少,但巨大的逃离诱惑使得大股东、参与方有着不小的豪赌动力。

  董登新说,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概股曾遭到无情打压,股价一度长期低位徘徊,加上一些国际投资者对中概股不太认可,一些中概股几乎被资本遗弃。如今,A股市场流动性大、市场交投活跃,中概股当然愿意回来。

  除了不同市场估值悬殊等因素外,A股市场融资便利也是中概股回归的重要因素。

  沈萌认为,对于一些长期在美股市场上默默无闻、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流动性差、估值明显偏低的中概股,正常融资的功能基本丧失。与这一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A股市场融资较为便利,定增募资、发行公司债、股权质押等较为常见。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4月14日,借壳七喜控股上市不久的分众传媒就发布募资方案,称公司以19.8元/股的发行价,定向增发25252.53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50亿元。

  已宣布私有化中概股,可能无奈挂牌新三板

  多名专家学者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看似中概股回归政策收紧,但回归的大门不会关上。不过,对其审核可能会差别化。

  有券商人士分析称,收紧中概股回归政策,除了打击市场炒作、防止高溢价套利之外,或许还要担心资金外逃、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等因素,毕竟大量中概股回归,私有化时需要大量外汇资金,进入A股时又要从资本市场抽血,可能会影响股市稳定。

  Wind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352家中概股,市值约为1.4万亿美元,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中移动等国有企业外,还存在数量不少的中小民营公司,他们是回归的主力,如果全部回归,将会从市场抽血超过万亿。

  安信证券投行人士陈先生表示,中概股回归的大门不会关闭,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多为互联网、电商、游戏、视频等新经济行业的公司,这些公司未来的盈利潜力可能会好于传统经济板块,因此,市场还是会欢迎这些公司回归的。

  “政策收紧只是给炒作、跨市场套利降温,未来的理性操作是允许的。”陈先生说,从目前对跨界并购监管趋严等监管方向来看,监管更加理性。

  沈萌亦表示,未来,那些业绩平平的中概股想要回A股市场套利的可能不太现实,但如360、博纳影业等资产质量较好的中概股,市场会持欢迎态度。

  针对已经宣布私有化踏上归途的中概股,陈先生认为,直接IPO上市可能等不及,而目前借壳难度非常大,可能暂时无奈挂牌新三板,等待时机。在他看来,新三板分层实施,挂牌新三板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概股回归,董登新有不同看法。在他看来,中概股并无回归必要,目前,美股等属于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A股市场正逐步走向完善。他建议,中概股可在不同市场上市,类似于A+H形式,采取A+N等形式,既可避免回归的千辛万苦和巨大风险,还可以享受到A股的便利融资。

  陈先生则表示,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到中概股本身而言,还是有自己的考量,如那些几乎被资本遗忘的中概股,挂在美股市场不仅没什么意义,反而每年还要向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缴纳不少费用,不如直接回来。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