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国家审计出“实招” 为科技创新添动力

2016年06月03日 20: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3日讯 (记者 崔文苑) 今日,审计署发布《关于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意见》。这份文件一出台备受关注,一方面,其扎实的10条举措,是对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的“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任务的具体践行;另一方面,有效回应“审计影响科研工作”的杂音,更好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那么,审计工作如何推动科技经费有效使用?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如何使科技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更科学?……针对《意见》中涉及到的这些社会关心的热点,审计署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

  推动科技经费有效使用

  “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要关注国家既定的投入政策是不是落到了实处,资金该投的是否投到位了。资金既不能改变用途、也不能沉淀在那里,应让其切切实实发挥作用。”审计署教科文卫审计司司长崔振龙表示,推进科技资金和科研项目管理创新,有利于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也有利于多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不少科研人员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就是,经费使用过程管得太死,项目经费当中智力补偿、间接费用比例太低。另外,审计中也发现项目管理太散。管理科技项目的国家政府部门有40多个,资金不集中。”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郝书辰说,这都需要通过审计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推动科技人员能有更大的经费支配权,着力推动科技经费加大投入和有效使用。

  此次出台的《意见》要求,审计中不仅要关注各级政府科技经费预算安排、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重点揭示财政科技投入不足、资金分配“小、散”、资金拨付不及时造成大量沉淀,以及科技资金“管得过死”等影响科研项目实施进度和效果的问题,促进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要关注国家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科技创新相关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是否真正起到引导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的作用。

  “对于科技资金安全方面,重点揭示相关部门和单位借科技项目之名,以权谋私、截留侵占、贪污私分、挥霍浪费科技资金,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和人员在科技资金分配管理中利用职权违法违纪向特定关系人输送利益等问题。”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解读《意见》时表示。

  促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解决好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既要抓好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最先一公里”,也要通过完善成果转化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解决好“最后一公里”。

  “对于审计工作而已,‘最先一公里’就是把顶层设计要做好,把以往审计出的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揭示出来,找到制度上、体制上的原因和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使得顶层制度设计时更加合理。”崔振龙说,仅仅有了顶层制度设计还不行,还要落地,那就是“最后一公里”,这就牵涉到政策执行是否到位,需要通过跟踪审计,推动政府部门、经办机构更好落实,并进一步推动完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意见》不仅明确了审计重点,即聚焦各部门科技经费管理以及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重点揭示立项遴选机制不公开不透明,项目安排分散重复等问题;还要求揭示问题,即关注成果转化机制是否健全,重点揭示兼职和离岗创业、收益分配、科技成果转让流程等配套制度不完善,成果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置难,项目验收或结题不及时、走形式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不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率低等问题。

  此外,提倡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和改革科技评价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促使科技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更科学

  不少科技人员反映,原来的科技经费主要是用于购买设备、差旅费等,而科技人员投入的劳动、智力在这方面却很少得到体现。

  “根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审计将根据推动各项目和经费的主管部门,不断改善、完善经费管理办法,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让科技经费当中智力补偿的比例有明显提高。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推动的主要方向。”郝书辰说。

  为推动科技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改革,《意见》要求,审计中要关注财政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落实简化项目预算编制、下放直接费用预算调剂权、大幅提高人员费用比例、增加用于人员激励的绩效支出等情况。同时,还须关注各级政府财政、发展改革、教育、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落实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简化用地和环评等手续情况;以及关注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差旅会议管理规定、优化教学科研人员出国审批程序等情况。

  “审计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关注,重点揭示改革不到位或进展迟缓,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推动建立健全体现科研人员智力价值的科技经费分配制度,完善经费报销制度,促进科技经费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创造性活动。”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

  不少科技人员还认为,预算管理过细过实、财务报销又太复杂等问题,甚至还出现“高校审计检查太多影响科研工作开展”的误读。对此,郝书辰说,一方面,是因为理解存在偏差,误把所有的检查、管理都认为是国家的“审计”;另一方面,反映出项目主管部门、经费主管部门放权不到位、服务不到位,检查过多、评审过多、评审环节过多,加重了科技工作者的负担。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相关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更多的管理转化为优质的服务,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更好地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郝书辰表示。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