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活水润边疆

2016年05月30日 15: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刘海法 张艺良 崔炯 余连斌 特约记者 唐明伟

   编者按:地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如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道的云南省,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辖内有长达4061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沿边8个州市中有22个是民族自治县,坐拥面向“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肩挑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独特区位优势,让云南在“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云南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了“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明确目标。

  近年来,随着“兴边富民”行动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云南边境地区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在此过程中,沿边的金融机构在改善边疆百姓生活、促进边疆经济发展、推动跨境经济合作、提升国家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为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扎根边疆、服务边疆、建设边疆的开创性实践,《农村金融时报》社携手中国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联合开展“边疆金融行”大型系列报道,一线走访25个边境县(市),全面展现金融机构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探索、成就和思考。

  从临沧市出发,24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开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奔波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辖内的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清水河口岸。但对当地百姓而言,这已经是改善过后的状态。

  在临沧农行系统工作了36年的陈光和行长说:“临沧市的面积有2.45万平方公里,但是至今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没有一条铁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基层网点,经常骑车下乡,由于道路泥泞,常常骑一段车,扛一段车,职工打趣说‘人骑车一段段,车骑人一段段。’”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而这只是沿边金融工作困难的一角。

  经济基础差,多民族杂居,复杂的边境状况等一系列其他区域不存在的特殊背景,都在考验着沿边金融工作者的智慧。

  沿边金融日趋活跃

  临沧辖内的沧源、耿马、镇康三县都与缅北交界,设有口岸,在这些地方一些低风险的金融业务已经陆续展开。虽然目前业务仅限于个人结算账户、借记卡、网银等较为简单的服务,但其所蕴含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甘蔗榨季过后,清水河口岸过往的货运车辆看起来没有那么忙碌,但边境的民间往来极为密切。在采访调研过程中,当地人经常会向记者介绍缅甸的情况,彼此十分了解。在缅甸靠近中国的边境线一带,用的都是中国的通讯网络信号,这给各种跨境金融服务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站在清水河口岸,看着清水河口岸联通大西南的示意地图,清水河口岸至缅北重要商品集散地腊戌只有127公里,从清水河口岸一路向西南行,仅仅840公里处,就是通往印度洋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港口——皎漂港。这些今天看来还不是非常繁荣的口岸,未来将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甚至全世界的西南大通道,战略地位极其特殊,潜力无限。

  一路采访调研,沿途经过的口岸城镇,最常见的便是农业银行、云南省农信社和邮储银行的机构网点。在农行孟定分理处,一边是叼着大烟袋的佤族妇女在使用自助取款机取款,另一边则有缅甸过来的客户在等待办理柜台业务,少数民族和边境的特点在这里尤为显著。

  艾咩是一名在缅甸从事农资生意的缅甸女性,已经是农行的贵宾级客户。在营业厅见到她时,她正带着妹妹过来农行孟定分理处办理存款业务。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任,对中国国有大行品牌的认可,以及人民币在边境使用的便利性,是她选择到孟定找农行存款的主要原因。

  农行耿马县支行行长俸庆介绍说,缅甸边民现在大都使用人民币,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但因缅方没有在该地区设立银行机构,金融交易就完全依赖于中方的金融机构。所以边民开卡、存取款很多都要过境到清水河口岸的中方金融机构办理。

  据悉,边民出入境时往往需要携带大量人民币现金,且路途遥远,这种原始的金融方式一定程度阻碍了跨境人民币周转效率的提升及结算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为此,在人民银行及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农行耿马县支行于2015年9月在缅甸清水河市、滚弄市湖里乡等地成功布设了跨境金融支付服务点,极大便利了跨境的基础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农行临沧分行较为成熟的电子银行业务亦在沿边金融的覆盖上贡献了突出的力量。数据显示,农行临沧分行电子渠道交易占比达85.78%,列全省农行系统第一位。

  “全省我们最早把电子银行业务定位在零售业务重点,目前许多创新业务如E农管家、E商管家等都在临沧先试先行。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已经同其他业务相互带动和促进。”农行临沧分行信用卡与电子银行部总经理赖霓表示。

  由于沿边地区交通不便,电子银行的代收电费、代发工资等业务受到了沿边居民的喜爱。随着电子银行的逐渐普及,在孟定等沿边地区兑付征地拆迁款工作中已从最初的现金兑付到支票,再到现在直接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变为农行的存款,留存率高达99%。

  在做好境内沿边金融工作的同时,电子银行的发展还进一步扩展到境外。目前,农行临沧分行已开通境外网银2306多户,开通跨境个人结算账户和短消息9986多户,开通跨境“智付通”转账电话61个,向人民银行申报开立跨境金融支付服务点9个。

  从物理网点到电子银行,从现金到电子支付,各种金融形态正在沿边地区日趋完善和成熟。

  替代种植富民固边

  虽然同属临沧辖区的县,但从沧源到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却需要耗时3个多小时。沿途一路是破烂泥泞的碎石山路,天气时晴时雾时雨,落石、陡坡等危险路段亦经常出现。

  “现在路况还算稍好些,以前走一趟就要花上7-8个小时,我们的员工经常这样跑,很危险,也很辛苦。”陈光和对记者表示。

  在耿马县孟定镇的街上可以看到不少方向盘位于驾驶室右侧,挂有缅甸牌照的汽车。据当地人介绍,这些车辆都是通过清水河口岸入境来到孟定镇的。

  清水河口岸是临沧辖区内唯一一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一河之隔便是山水相连的缅甸。站在清水河畔就能看到缅甸的建筑。据当地人介绍,双边的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出口主要以日用品为主,进口则主要是甘蔗等农产品。

  耿马县的对面就是远近闻名的“金三角”,过去这里大量种植罂粟,防毒、禁毒给我国的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中缅当地政府通过合作,实施了替代种植项目,在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耿马辖区内有5个万亩以上的坝子,盛产粮食、甘蔗、橡胶、茶叶等,是云南产糖大县,甘蔗入榨和产糖量均居云南省前列,甘蔗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成为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仅如此,这些产业还带动了缅北蔗农、胶农等的致富。

  临沧替代种植项目的龙头企业广西南华糖业集团在耿马孟定镇设有厂区,该厂在境外共有24.58万亩的甘蔗种植,这些地方过去曾是罂粟的种植地,罂粟越种越穷,毒品泛滥、毒枭盘踞,吸毒贩毒双方边民深受其害。通过替代种植,毒品少了,边民富了,社会治安好了,缅北居民交口称赞。这种替代种植在国际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来到孟定南华糖业,今年的榨季刚刚结束。“今年跨境的甘蔗结算款差不多有1亿元左右,一部分用网银,一部分用现金,现在已经比过去方便了不少,但还希望能够更为便利。”孟定南华糖业副总经理莫世军对记者表示。

  莫世军的体验得益于近年来边疆金融工作所作的努力,虽然只是简单的支付结算,但由于涉及跨境问题,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然而,这项工作对人民币从西南方向走出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民币首先要周边化,然后是区域化,最后才能国际化,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边境,必须让人们开始觉得便利,愿意使用和储值,交易量上去了,才能真正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既要有使命感,又要脚踏实地。”农行云南省分行行长张君儒说。

  借2013年底国务院下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区总体方案》的契机,农行临沧分行在2014年1月就上报了《农行临沧分行关于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境内外金融业务的请示》,从账户开立、业务办理、网点建设、境外金融机构合作等11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请示,以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跨境金融业务试点给予支持。

  同时,人民银行也给予支持,同意放宽对持有佤邦居民身份证边民在个人结算账户上的开户许可,及逐步放宽人民币出入境限额。

  “比如带大量现金出境付款,涉及人行、海关、边防、边检等多个部门,一个部门不通过便会受到梗阻,过去非常麻烦。现在在农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至少可以在兑付季,按照‘一次一报’的要求带出去。”莫世军表示。

  与此同时,农行临沧分行还先行先试探索境外个人结算账户、境外法人客户账户、金融同业合作等业务。目前,农行临沧分行已开立13个跨境对公账户、5960户跨境个人结算账户、832户境外个人网银、54个跨境“智付通”转账电话,全年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97亿元。

  这些业务的试水,大大提高了缅甸当地农民对中国银行业和人民币的认知和信赖程度。在今年的甘蔗款兑付季,就已经有相当数额的甘蔗款是通过网银直接打到境外居民在农行的账户中,成为替代种植项目资金结算新的通道。

  在境内,企业和农户间资金结算的通道则更为完善。数据显示,到2015年5月中旬,农行共向当地蔗农发放借记卡和惠农卡12000多张。在兑付季,银行通过普通柜台、柜员机、超级柜台、网银等各种方式,应对资金结算高峰。

  据悉,在今年的甘蔗款兑付季,仅春节前的2月4日-2月7日,就完成代付3700多户,蔗款6700万元,高效、便捷地解决了春节蔗农用钱问题。

  佤族民居何以换新颜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典型的西南边陲小城,四周群山环绕,安静祥和。县城西南方向14公里就是同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接壤的永和口岸。

  过去长期的交通闭塞,让这里保留着少数民族原始生存的状态,至今当地有一些佤族百姓还住在“上面住人、底下养猪”的茅草房、杈杈房内,不但臭气熏天,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改变这一现状,自2012年9月始,沧源启动了名为“佤山幸福工程”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共涉及8122户,分为集中改造和分散改造两部分。其中,集中改造4000户,涉及5个乡镇15个村(社区)20个集中点;分散改造涉及10个乡镇90个村(社区)的4122户。

  在沿边地区,这样的工作不仅受惠当地少数民族百姓,还有在边境展现我国惠民工作的特殊意义。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要体现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好,百姓安居乐业。”

  这项工作虽然意义重大,但沧源本地经济并不发达。据数据显示,到2015年末,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5个,贫困人口25000多人。根据当时的测算,政府补贴加上居民自筹也仅够支付建房的一半款项。为此,沧源县委县政府向农行沧源县支行提出了贷款意向。

  农行云南省分行副行长陈保邦时任临沧分行行长,他告诉记者,当时干部员工对是否贷款支持这项工程有思想分歧,主要是财政困难、地方支柱产业少等因素,贷款预见风险比较突出。同时,因为贷款执行基准利率,放贷时间又只有120天,这笔贷款的发放将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

  “我很清楚地知道这笔贷款面临的挑战。首先,农行并没有佤族茅屋改造贷款这一金融产品,需要层层向上级行申请。其次佤族人民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与汉族有较大差距,还款来源和抵押担保是否能够满足银行要求都是问题。”陈保邦说,农行作为国有大行,应该有担当,佤族民居改造不仅是民心工程,更是关乎国家形象,贷款不仅要放,还要放好。

  在密切的银政协商后,最终双方商定,用财政到户的惠农补助资金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用林权抵押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沧源县财政再拿出2000万作为担保基金。用这种模式,农行沧源县支行贷款1亿元给予佤山幸福工程资金支持,在集中改造区20个点的4000户中择优投入,贷款期限为5年,财政贴息3年,按年还本,半年付息,单户最高放贷5万元、最低1万元,执行农户贷款6.4%基准利率。

  数据显示,到2014年4月,农行就已累计发放佤山幸福工程贷款2735户、金额8949万元。到今年4月末,该贷款存量还有1789笔,余额2395.83万元,至今没有一笔到期不良。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经过勐省、糯良、勐角等地,沿途可见座座红瓦白墙的新民居散落在苍翠的大山之间,成为一道独特的新农村美景。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光荣新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见到了新婚不久的35岁佤族小伙卫春明,新房的墙上还贴着刚拍摄的结婚照。在广州打工的他每年能有2万元左右的净收入,对能够从山上的茅草房里搬出来,他感到十分欣喜。

  同村的36岁佤族姑娘李凤花的新房子要更大一些,2013年新建时造价一共14.5万元,自筹资金加上政府补贴,5万元缺口便是从农行贷的款,现已全部还清。目前,她和丈夫两人共种植有10亩烟叶、10亩核桃和5亩茶叶,年收入能达到7万元左右,孩子在离家不到1公里的糯良中学上学,生活安定。

  “盖的新居有22个是集中连片的,共有6000多户,其余的分散一些。佤族群众非常讲信用,现在也都有一定的收入,只要不因病返贫,偿还贷款都没有太大问题。”农行临沧分行行长陈光和表示。

  随着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的不断实施,困扰沧源县多年的交通问题将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据悉,新建的机场将在今年底通航,当地政府将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古老的佤族,崭新的民居,将是当地的特色名片。

  金融戍边路险且难

  在边境线附近开展金融业务,除了做好常规的服务外,有时候还不得不面对边境线上复杂的局势。这种特殊性,是内地所没有的。

  临沧市镇康县的农行网点离镇康南伞口岸仅有几百米的距离。地处口岸,能够受惠于“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但同时,也会遭遇一些边境特有的复杂环境。

  2015年初,缅北地区发生武装冲突,2月9日,战事向与镇康相连的缅甸果敢地区蔓延。双方交火激烈时,炮声隆隆,震耳欲聋,流弹甚至飞过山头直接落到镇康县境内,战争就发生在职工们的身边。

  “第一次遇到战火在自己身边燃烧,特别紧张,我们当时就分了三个组,分别负责业务、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据农行镇康县支行行长贺富聪回忆,当时农行营业网点的大厅内挤满了过来存款的边民,防抢、防火、防盗、防恐、防踩踏和业务及时办理需要同时进行。

  “那时候每天有7-8千人涌入镇康,既有国内的群众,也有缅甸的边民,他们提着大量的现金,3天时间大概3个亿的现金需要存进来。境外边民习惯将钱存于地下室,好多人民币严重受损、发霉变味,清点时间几乎是平时的两倍。”贺富聪表示。

  在随后的3月1日,沧源县又发生地震,镇康亦震感强烈。孟定分理处营业厅厅顶震落,狼藉一片,很多年轻员工都流泪了。在这样的压力下,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在此过程中,行内的党员更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带头作用,坚守岗位、服务客户、克服一切困难维护金融稳定。

  “一方面从省行、到临沧行都有相应的紧急预案,让我们能第一时间知道怎么办。但同时,我们员工的精神更值得敬佩,因为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没有一个人借故离开,农行员工的责任担当、爱国情怀让我深深感动。”贺富聪哽咽地说。

  战火、地震、登革热传染病等超乎想象的考验,在临沧的3个沿边县,跨境金融的探索和服务从未停歇。

  在农行员工的眼中,国家的形象,国家的影响力,就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据农行当地的几位支行行长介绍,在边境线上,他们都用平稳的心来面对客户,境内境外没有差别。

  “比如来我们这里开卡需要客户付费翻译资料,我们就跟翻译机构商量,如果批量做能否减免一些费用。再比如,曾经有一个境外存款客户突然去世,我们跑了多个部门10几次,才最终确保其家属能够顺利取款。”在沧源、耿马、镇康,金融从业者能够举出许多这样的例子。在他们看来,无论网点建设、产品还是服务,这些都事关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形象。

  但与此同时,在此工作也有许多的苦恼和无奈,最直接的就是受缅北战事的影响,当地一些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突发性的改变,这是之前难以预料的。但目前,无论是对相关信贷的容忍度,还是员工的绩效考核等,监管部门及上级行并没有给予特殊考虑和区别对待。

  在新业务的开拓中,这种探索不易更为明显。虽然云南被批准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但对当地的金融机构而言,并没明确哪些做法是属于创新的范畴,哪些是禁止的,这多少令当地的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显得缩手缩脚。

  更令当地金融人感触深刻的是,由于在边境开展金融业务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定,有些规定彼此之间存在矛盾,让这种新探索不但阻力重重,有时候甚至无从着手。

  “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在政策制定上,应该设立一个统筹的部门,来解决多头管控机制下带来的矛盾。”当地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以携带大额人民币出入境为例,当时这项工作的开展就出现了人行同意,但在海关找不到相应科目的尴尬局面。

  临沧,中国大西南出海的门户,对外开放的战略要地,巨大的区位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金融人在这千里边境线上不辞辛苦地为富民固边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已经破题,必将乘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东风破浪前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谱写出精彩的篇章,成为云南省对外开放的新引擎,成为我国连结三亚(东南亚、南亚、西亚),通向两洋(印度洋、太平洋)的加速器。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