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花式宣传” 不能离开“诚”

2016年05月30日 06:41    来源: 证券日报    

  ■赵学毅

  有对比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新基金成立数量176只(A/B/C份额分开计算),同比减少了25%;5月份以来新基金募集规模420.07亿元,同比锐减近九成。足见,A股震荡不断,债市违约恐慌,公募基金陷入罕见的发行难。

  在此背景下,有基金公司在发行新产品时,宣传上下了一番功夫。但笔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花式宣传”苗头不对,有剑走偏锋的味道,也有走火入魔的前兆。

  某银行系基金官方公众号在推荐新基金时,这样描述其拟任基金经理,“他从小就一直开启了‘学霸模式’,参加过多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并多次拿到金牌,优秀到直接越过中考、高考,一路保送至清华,大学里年年奖学金拿到手软,现在成了投资界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学习经历,似乎成为该新产品最大的卖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经理的以往学习经历与其管理的产品业绩,并无直接联系。如此渲染,恐怕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基金的此类“花式宣传”,费尽心机。

  笔者注意到,《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必须真实、准确,与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相符,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不得夸大或者片面宣传基金,不得登载单位或者个人的推荐性文字等。基金宣传推介材料登载过往业绩的,也有明确的严格要求。

  笔者认为,在当下股债市场双双低迷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进行产品销售宣传时更应合法合规,在投资业绩无法保证的情况下,更应维护好基金行业的信任度。所以,基金公司卖基金的这些“花式宣传”应适可而止,莫再过度宣传或片面宣传。在任何市场背景下,基金宣传最打动人的不是招式多么新颖,而是投资业绩能否经得起考验,基金经理是不是在“用心”做事。换句话说,在当前严峻的市场背景下,要让基金宣传推介材料的每句话实实在在送达投资者的心里,靠的是“诚”,不是“炫”,要有“心”而非“心机”。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