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险资股权投资偏重企业上市之前或中后期项目,类型侧重医疗、高科技、养老、大数据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我国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长期以来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收益峰值可达数百倍。当前,一级市场估值相对较低,具有可观的投资空间。因此,险资投资范围进一步放宽到股权投资领域,有利于险资更加直接投入到优质的企业中,改善投资收益,分散风险。”海投金融CEO王金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期,保监会拟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允许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这使得险资投资私募基金的操作在法规上得到明确,提高了合规性和合法性。
事实上,保监会在此前已经通过一系列通知或者办法等单独文件的形式,允许和规范险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截至2015年,险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金额高达1986亿元,较2014年的600多亿元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保监会此前规定,保险机构10%的总资产可用于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等相关金融产品。今年前3个月,保险业总资产达13.85万亿元,意味着保险机构可将1.39万亿元的险资配置于未上市企业股权、股权投资基金类资产。
华融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赵莎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处于新经济时代,不少产业出现缺钱的现象,允许险资投资私募基金,有助于加大险资对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在经济整体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王金龙表示,“新政对当前保险资管机构开展投行类业务也具有推动作用,可以使保险资管机构进一步跳出母公司的束缚,拓展第三方业务,在更加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下拓展非保险资管业务。对私募股权基金而言,有助于吸引长期资金为主的LP(有限合伙人),减少资金募集压力。”
“从与PE开展的合作项目看,险资更偏好夹层融资、专项基金份额。夹层融资相对短的期限以及稳定的期间分配,对于险资来说较有吸引力。”王金龙表示,风险投资和夹层融资能够满足保险资金中长期、中短期资金配置需要,兼顾收益和灵活性,也能体现保险资金稳健的特性。
王金龙认为,险资股权投资项目主要偏重企业上市之前或中后期项目,项目类型方面侧重医疗、高科技、养老、大数据,一般具有退出周期短,确定性收益高,与主业存在整合空间的特征。“险资也偏好基础设施和能源方面的私有化项目,例如泰康人寿入股中石油管道投资、中国人寿入股重庆水务,这些项目具有稳定的分红,适合长期资金配置。”
当前,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不断下降、二级市场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随着险资投资范围的不断扩大,股权类投资或成为险资获得超高收益的重要渠道。
赵莎莎认为,私募股权基金一般期限较长,与险资的投资特性相当吻合,当前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二级市场,已成为险资追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