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博元A股“谢幕” 退市常态化或来临

2016年05月12日 09:06    来源: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首家“重大违法退市”公司完成最后交易,信披违规、违反证券法公司已达70家

  □见习记者 范维雅

  “中国好同学”最终未能拯救*ST博元,昨日其正式作别A股,该公司也成为A股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被退市的公司。

  5月11日,*ST博元证券部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退市博元此后将进入股转系统老三板交易,未来在公司经营满足重新上市条件之后,将提出重新上市的要求。长江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2016年以来,除退市博元外,已有禾建股份、华苏科技、雅路智能三家公司退市,而信披违规、违反证券法的公司已达70家。

  “现在可以说是起步阶段”,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退市常态化的来临主要取决于监管层的监管力度,作假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现在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有起色。

  最后一个交易日涨2.75%上演“末日狂欢”

  截至昨日收盘,*ST博元股价最终停留在4.49元,“临别”最后一天股价上涨2.75%。对于博元的退市表演,有股民“盛赞”: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么拼命,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3月21日,上交所召开上市委员会审核会议,参会委员经审议后,一致表决同意*ST博元股票终止上市。

  自3月29日复牌后,退市博元的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跌停,累计跌幅超过三成。从4月5日开始,退市博元的股价则呈现震荡格局,4月6日—4月18日震荡上行,累计涨逾两成;4月19日以来,则震荡下行,累计跌近12%。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将谢幕之时,退市博元最近两个交易日股价出现异动,周一大盘大跌近3%,但退市博元逆市涨逾3%;周二,沪指微幅上涨,而退市博元收盘大跌5.62%。

  至于*ST博元的“后事”,上交所在今年3月表示,在退市整理期届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将对*ST博元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自此,*ST博元成为了A股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被退市的公司,也是自2014年11月16日退市新规实施后首家启动退市机制的公司,打破了A股“不死鸟”的神话。

  2年退市42家,吸收合并占近半

  实际上,早在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就曾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落地了新版的退市制度。

  然而,时隔两年才终于迎来了信披违法退市第一股博元的退市。2016年以来信披违规、违反证券法的公司达70家。其中,仅4月以来40多天时间就有11家公司违规。

  对此,董登新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2014年新规主要针对信息造假的违法行为的惩处,因为刚刚开始实施新规,所以这方面没有经验,从理论到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博元作为新规实施后强制退市的第一例,算是小试牛刀,当然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A股的退市企业就开始明显增多,Wind数据显示,2014至2015年仅两年的时间,A股退市公司达42家,超过了2008年到2013年6年的退市公司数。自2016年开年以来,退市企业共4家。

  但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开年以来退市的4家公司中,除退市博元外,其他三家公司的退市原因均为吸收合并。而在2014至2015年退市企业中,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企业仅占了5家,因转板上市而退市的企业占了7家,因吸收合并而退市的企业达22家,占了两年退市企业的近一半。

  注册制或倒逼退市加速

  “未来中国A股市场将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迎来和*ST博元一样的命运,此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强调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依法终止*ST博元上市,毫无疑问是监管层监管趋严的一个重要体现。”正略钧策分析师闫强表示。

  闫强指出,上市公司监管趋严从长期来看是一个良性的引导,是一个好的开端。从长期来看,对整个股市市场的良性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让上市、退市回归到市场行为上来,退市常态化时代或将来临。

  而对于目前强制退市工作的进展程度,董登新认为退市常态化的来临主要取决于监管层监管的力度,因为做假账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现在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有起色,现在仍然可以说是起步阶段。 一是有待于监管层的经验的积累;二是人手方面也确实需要一批能够在监管中发现问题的专家型的监管人员;三是可以有针对性的监管,一般的信息造假的重灾区主要还是垃圾股,可以把监管的精力重点放到垃圾股上,对垃圾股进行逐一排查。

  然而,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退市企业增多,但在2014至2015年退市企业中,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企业仅占了5家。

  对此,董登新指出:强制退市只是退市企业中的一小部分,而真正要规范市场,让垃圾股退市还是要寄希望于注册制,只有实行了注册制才有可能让退市制度全面发挥其功效。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