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货币遭遇双重缩水 公募新座次折射行业分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0日,基金业协会再次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基金管理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前20名。从数据层面来看,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也同样未能幸免:公募基金行业在一季度的关键词成为“规模缩水”。
连日来,随着各家基金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毕,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数据发现,尽管有公司逆势而上,整体来看,一方面,权益类产品遭遇到缩水,而另一方面,货币基金的规模也在2014年后首次出现了下滑。
非货基管理规模大降
根据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榜单,中欧基金,国泰基金两家掉出了前20名,汇添富、广发基金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公司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非货币基金规模口径下,基金行业前20名总规模2016年一季度相比2015年四季度缩水了1908亿元。
“一季度对于混合式基金,股票型基金来说,行情不能更差了,熔断的极端行情更是将基金的业绩一拖再拖。今年一季度管理规模缩水可以说一点都不出乎意料。”招商证券(600999)一位基金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数据显示,偏股基金净值出现全线下跌,成为基金管理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股票基金净值规模由去年底的7657.13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6688.12亿元,降幅为12.66%;混合基金净值规模由去年底的2.23万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85万亿元,降幅为17.08%。
事实上,货币基金的日子也不好过。国信证券(002736)固定收益研究分析师董得志表示,2016年第一季度是货币基金规模自2014年以来首次缩水。
根据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发货币基金6只,总发行份额约36亿。比较来看,一季度较去年四季度少发行14只,且总发行额较四季度大幅减少约342亿。一季度末,货币基金总资产为4.4万亿,但较四季度总资产减少1839亿。
货币基金整体规模缩水不难理解,董得志表示,一季度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2.67%,较四季度继续下行,下行幅度与四季度下行幅度相当。
基金分化分水岭
虽然一季度公募基金规模缩水明显,但各家基金公司之间分化比较严重。数据显示,在105家公募基金中,一季度规模实现逆势增长的有37家,占比为35%。
规模逆势增长的公司中,有10家增量超过50亿元。天弘基金和华夏基金增长最多,分别达1294亿元和303亿元,华宝兴业、平安大华和兴业全球一季度规模也都增长超百亿元。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和2015年末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数据显示,天弘基金依靠余额宝一季度规模大增1294亿元,公募总规模突破8000亿元大关,达到8051亿,稳坐公募规模头把交椅。华夏基金一季度规模也逆势增长109.82亿元,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继续排名第二位。
从整体规模来看,易方达基金一季度大幅缩水1153亿元,成缩水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尽管如此,但依然以4646亿元规模位居第三位。工银瑞信则以4204亿元规模继续稳居第四,其和易方达的规模差距大幅收窄。
和去年底相比,前十大公司中名次上升最明显的当属汇添富基金,该公司去年底排名第十,一季度规模逆势增长303亿元,使得其总规模达到2829亿元,名次上升至第七位。华宝兴业、银华基金、兴业全球等三家公司规模也出现逆势增长。
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开始出现分化的背后也折射出产品端的变化。
受市场波动影响,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权益类基金发行继续遇冷,保本基金则受到资金热捧。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一季度合计成立新基金186只,发行份额为1688.72亿份。其中,一季度成立保本基金28只,发行份额是742.89亿份,超过2015年全年的710.57亿份。
同时多位基金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发行工作的重心已经向保本基金转移。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