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5月三类股减持压力大

2016年05月09日 07:08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姚以镜

  5月6日,盘初沪指小幅下探后快速走高,冲破3000点。然而好景不长,在壳资源、通用航空等板块的拖累下,沪指震荡下挫翻绿。10∶30左右沪指跳水急跌。

  截至午盘,沪指报2942.46点,跌幅1.85%,深成指报10215.03点,跌幅2.47%,创业板报2159.62点,跌幅2.9%。“上午盘面的下跌一方面是受昨日监管层将加强借壳股监管传闻的影响,一方面5月中小板面临较大的减持潮。”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减持”的确是5月的关键词。仅仅5月4日一晚,沪深两市超7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其中红旗连锁控股股东拟半年内减持不超过1.76亿股;掌趣科技控股股东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减持3600万股引发市场关注。此后,5月5日,又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数量较前一日进一步增加,目前已经有1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

  据Wind资讯数据,沪深两市5月份限售股解禁市值为1876.25亿元,比4月份的1278.52亿元增加了597.73亿元,环比增幅接近50%,达到46.75%。从市场分布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解禁压力较大,达到今年月度次高水平。

  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本公司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股份,再叠加春节假期效应,使得前期上市公司的减持力度相对有限。但随着2015年年报披露完毕,分析人士认为,“中小创”5月减持压力陡增,建议投资者注意规避,特别是“中小创”中估值、股价较高的板块以及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解禁的股票。

  中小板迎解禁高峰

  事实上,经历了1月份2220.40亿元的解禁高峰后,随后几个月沪深股市的解禁压力明显减轻,4月份沪深股市的解禁市值已经降至1278.52亿元。不过5月份后解禁压力将明显增加,当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升至1876.25亿元,比4月份增加了597.73亿元,环比增幅达46.75%。而之后6月份沪深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更是将达到2596.04亿元,为全年次高水平。

  从主要板块5月份解禁规模来看,上证主板A股解禁市值为655.14亿元,反而较4月份657.52亿元的解禁规模小幅下降;深证主板A股解禁市值为179.87亿元,环比增幅达57.55%;中小企业板的解禁市值为576.80亿元,为今年月度第二大解禁高峰;创业板A股的解禁市值为464.44亿元,同样为今年月度第二大解禁高峰。由此来看,5月份沪深股市整体解禁市值并未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但中小板和创业板解禁压力明显增大,达今年月度次高水平。

  Wind数据显示,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化工、医药、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的解禁股票数量均超过了10只,分别为16只、12只、11只和10只。因此从筹码供给角度来看,这三个行业面临的解禁压力相对较大。而银行、钢铁、房地产等8个行业的解禁股票则仅有1只,因而所面临的解禁压力也相对较小。

  此外,5月有115只A股限售股将解禁。其中,华信国际的解禁数量最大,达到13.85亿股,潍柴动力、云天化、中粮屯河、鸿达兴业、平安银行和奥特佳额的解禁数量超过3亿股,分别为9.35亿股、6.08亿股、5.29亿股、4.45亿股、3.89亿股和3.19亿股。另有13只股票的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

  三大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进入5月份,“中小创”、TMT行业中涨幅较大股票和定向增发解禁股这三类股票将面临较大的减持压力。

  首先,中小板和创业板中的股票减持压力较大。此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压力相对有限,但5月份,中小企业板的解禁市值为576.80亿元,创业板A股的解禁市值为464.44亿元,双双创下今年月度的第二大解禁高峰。3月份“中小创”表现相对抢眼,部分股票更是走出独立行情,虽然4月份出现了大幅回落,但产业资本对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的减持意愿仍然较强。

  其次是注意规避TMT等行业内股价和估值均处在高位的股票。“4月20日沪深股市大幅下挫,但随后便陷入到缩量整固的僵局中,不过限售股解禁数量居前的化工、计算机等行业的估值和股价并未显著降低,在4月份整体减持力度有限的背景下,如果行情大幅回落,产业资本在5月份大举减持的概率将大幅提升。”郭峰说。

  最后是定向增发解禁股。统计显示,5月份有48家公司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将解禁。其中华信国际解禁股票数量超过10亿股,云天化、奥特佳、鸿达兴业的解禁股票数量超过3亿股。从以往经验看,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其配售股一旦获得解禁,短期内减持冲动一般都较强。

  此外,养老金入市的脚步越加接近,郭峰认为资金观望的意念明显,“养老金是长期投资,布局也多为蓝筹股,对于中小板的影响不会太大,中小板受减持潮的压力不会因此减小,5月份对上述几类解禁股票,投资者还应保持适度谨慎”。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