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保壳”“炒壳”“卖壳”大战上演

2016年04月30日 07:49    来源: 信息时报    

  面对私募清理“5.1”大限迫近,业内也开始了一场“炒壳”与“卖壳”之战。记者从多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处获悉,目前大肆收购私募牌照的人士不在少数。一方面,对于身处局中的人来说,由于相关监管政策加强以及市场转冷,基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众多“迷你”私募开始弃壳;而另一方面,由于暂停注册“金融”有关字样机构的新规出台,对于尚未入局的人来说,私募“牌照”显然更加难能可贵。

  私募“保壳”业务凶猛

  在私募登记备案新规下,以券商为主力推的私募“保壳”业务用凶猛来形容毫不为过。“3天就能成单,只要两万元手续费”……券商业务人员活跃在各大私募群中,主打“优惠”和“迅速”的广告语令人眼花缭乱;一些第三方也推出了“首发产品”计划,为私募提供路演通道。

  此外,由于新规要求,新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生部分重大事项变更,需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提交中国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书。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登记备案操作指南,登记基金管理人除了需要公司以及主要人员的基本信息之外,还要求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财务信息、税务资料。

  因此,不少律师事务所瞄准背后的商机,针对私募基金的法务需求开展法律意见书专项服务。记者从多位律师处了解到,由于新规刚刚实施,市场需求量较大,针对不同的机构不同情况,法律意见书这一项服务给出的报价参差不齐,从几千元到几十万不等。

  深圳某律师所郑姓律师告诉记者,“有些私募内控制度很完善,高管都是从证券公司出来的,就等着开张,这时候没什么工作量,把资料写进去就好,我们开价不到1万。但也有一些私募手续很复杂,我刚刚接手的一家私募,关联公司就有几十家,这里面涉及到尽职调查的工作量很大,报价就报了30多万。”

  针对这种现象,中国基金业协会上月在北京、上海等多地召开政策解读讲座,三令五申明确反对所谓的“保壳”行为。协会相关人士多次强调,“保壳”、“倒壳”现象实际是对新规则的误读。对于“保壳”、“倒壳”,中国基金业协会持不支持、甚至反对态度,实际上,这些行为也是毫无意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除完成初期的管理人、产品登记备案外,后续依然要持续履行向协会上报信息、向产品持有者信息披露、遵守协会发布的各项自律规则的义务。仅匆忙为“保壳”而进行产品备案,后续伴随着一系列规则的发布,将会面临更多惩戒条款以及法律法规的处罚措施。

  “养壳”需花大笔金钱

  “有私募牌照一张出售,有需求私聊。”“有没有私募牌照想出手?联系人吴总,手机号XXXXXXX。”“私募牌照出让,有兴趣的朋友私信。”除了“保壳”业务凶猛之外,近来在投资圈中,买卖私募牌照的消息也突然多起来。

  为何如此多的私募想出售手中的牌照?广州私募陈先生告诉记者,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两部分。以媒体报道中某上海知名私募为例,其产品组合规模约为20亿美元,若赚1个点便是2000万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万美元,投研团队则将获得其中的80万美元。由于研究团队与投资团队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团队实际可拿到40万美元。

  “但是私募业绩和市场关系太大了,行情好的时候人人发辆宝马,行情不好的时候整个公司都有可能解散。很多人拿到私募‘牌照’后,却拿不出能让客户认可的产品,只能沦为‘空壳’。”陈先生表示,诸多私募随意备案,但不积极运作产品,这样的“空壳”私募太多。由于相关监管政策加强以及市场转冷,基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考量,众多“迷你”私募开始弃壳,“不少私募之前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去备案,产品规模也就几百万元,根本不可能花大笔钱去‘保壳’、‘养壳’。”

  收购牌照或为灰色用途

  面对私募清理“5.1”大限迫近,业内俨然已开始了一场“炒壳”与“卖壳”之战。记者从多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处获悉,目前大肆收购私募牌照的人士不在少数,很多人一收就是四五个牌照。

  收购“私募壳”有何用途?“应该不是为了私募的用途,因为对我们私募来说,有实力的大多都有牌照了,没实力的养不起牌照。而且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还很难说,现在犯不着花大钱去收购牌照。”陈先生这样表示。

  有私募则透露,据其了解,目前收购私募牌照的很多是二级市场上的牛散,这些牛散逆势收购“迷你”私募的牌照,其攒壳的逻辑与当年收集自然人证券账户颇有相似之处。很多私募为了厘清权责,会用其他私募牌照参与一些项目,比如当参与某些定增项目,用关联公司的牌照会便利很多。市场上很多大型私募参与不同业务会用不同的壳,例如私募股权业务、并购业务、二级市场业务都会有所区分。

  除去一些可放在阳光下讨论的用途之外,“私募壳”还有诸多灰色用途,比如一些大小非减持者可利用这些壳作为马甲。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把筹码先倒给壳公司,然后由壳公司在二级市场具体运作。据了解,一些大小非或大户为了规避监管,会通过“代持”方式将筹码转移或分散化,这几乎是目前最为隐晦的减持方式,“代持”的马甲如果是私募这类准机构户,显然利于掩人耳目。

  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牌照的水很深,对于私募行业的监管仍任重而道远。4月27日,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查处新型非法发行股票活动,积极推动出台私募基金监管条例,在证券法修改中对股权众筹作出规范。

  链接

  私募“保壳”成本

  大致来说,一家首合规的私募基金公司,在不计算注册资本金的情况下,若只为“保壳”,当年需要至少付出700万元的代价,包括实缴注册资本金500万元,以及当年发行备案一只100万元规模的基金产品。其后每年也需要支付100多万元的“养壳”费用。

  “代持”股权动机

  有私募总结,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某些上市公司在筹划重大事项时,高管会通过某种方式让亲朋好友以马甲账户的方式持股;二是一些大小非为避免引起市场注意,往往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把筹码倒至关联账户;三是尽管十分看好某只股票,但为避免触及持股比例5%的举牌红线,部分大户会通过“代持”方式掌控筹码。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保壳”“炒壳”“卖壳”大战上演

2016-04-30 07:49 来源:信息时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