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三板6368份年报出炉 这99家净利润超1亿

2016年04月29日 07:10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年报季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时间段,作为其中重要一环,飞速生长下规模庞大的新三板,势必将引起投资者莫大的关注。截至4月28日,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共计有6368份2015年年报对外发布,这一规模几乎可窥得新三板的全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三板眼下早已非吴下阿蒙,6368家企业当中,具有盈利能力的就多达5312家,其中更有99家企业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超过了1亿元,无疑是新三板里的“高富帅”。

  大扩容两年之后的新三板,已然实力强劲,不但在公司数量上迅速冲击7000家规模,从披露的年报情况来看,虽然新三板是采取注册制,但其中的大部分企业都拥有赚钱能力,5312家企业在2015年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一栏为正数,占6368家企业数量的83.42%。同时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目前也有2338家,占6368家企业数量的36.71%,不容小觑。

  ●盈利公司占比逼近创业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新三板中做大生意的企业着实不少,其中,金田铜业(834178)2015年的营业收入高达314.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5.2亿元增长了14.24%,金田铜业也以此成绩暂拿下新三板营业收入排位的头把交椅;金田铜业之后是的钢银电商(835092),营业收入高达211.97亿元,同比上年大幅增长187.69%,位居第二;翰林汇(835281)这家公司也不容小觑,去年的营业收入数据也有158.71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6.88%,收入规模可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披露了年报的新三板企业中,营业收入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有上述3家,超过50亿元的有9家,超过10亿元的133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了2338家。

  就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这一数据来看,目前6368家企业中,10亿元级别的企业有6家,都是金融机构,其中东海证券(832970)2015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高达17.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2.65%;南京证券(833868)不甘示弱,以14.13亿元的净利润数据暂居第二,同比增幅154.85%;接下来的名单中,包括湘财证券(430399)、齐鲁银行(832666)、中科招商(832168)、华龙证券(835337),当中囊括了金融圈里的券商、银行、私募。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企业则有99家之多,这个成绩单放在任何板块都可算是佼佼者。

  新三板6368家企业中有5312家企业展示了其赚钱能力,占据了83.42%的高比例,单从这一比例数据来讲,与创业板都不遑多让。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创业板共计488家企业披露了年报,其中464家企业在2015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正数,比例为95.08%。虽然从数据看新三板比创业板少了10个百分点,但要知道,新三板市场目前企业数量超过创业板不止十倍,而大多数企业仍拥有赚钱能力,殊为不易。

  ●靓丽财报或造“准创新层”新贵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分层制即将实施,2015年各企业的财报显得颇为重要。根据股转系统此前抛出的创新层入选标准,虽然在新三板挂牌并不很看重一家企业是否赚钱,但若要争取要进入创新层的话,财务数据仍将起到莫大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股转系统在此前曾抛出了进入创新层的3个标准,其中就涉及企业的财务数据环节。据悉,只要挂牌企业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50%,或者挂牌以来(包括挂牌同时)完成过融资的要求,并符合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规范性等共同标准之后,那么就有3个标准冲击创新层。其中标准一涉及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即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标准二涉及到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即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

  事实上通过2015年的财报表现,确实有不少企业在上述标准下,被冠以“准创新层”的头衔。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符合标准一的企业目前有91家,符合标准二的企业目前有525家,标准一与标准二都符合的有14家,也就是说,靠2015年财报冲击创新层的企业就超过了600家,至于最终是否能够成功登陆,还需要股转系统最后的名单。

  至于标准三则涉及市值和股东权益等,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的统计,目前符合标准三的企业也有不少,3个标准合计覆盖企业的数量目前是852家。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