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困难下,银行不断加大力度向内挖潜,向外扩围——
商业银行内外发力谋转型
本报记者 郭子源
◎ 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一要用好存量贷款的收回移位再贷,二要盘活被低效领域占据的信贷资源,三要统筹信贷与非信贷,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 银监会在2016年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今年将指导有条件的银行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直销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试点
上市银行年报披露还在进行。从已披露的情况看,受净利差收窄、不良贷款侵蚀、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商业银行2015年净利润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放缓,多家降至1%以下。
现实表明,商业银行“规模情结”难以为继,经营风险加大也使得银行业转型压力凸显。面对困难,各银行纷纷探寻业务转型路径。
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如何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多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一要用好存量贷款的收回移位再贷,二要盘活被低效领域占据的信贷资源,三要统筹信贷与非信贷,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工行有超过11万亿元的存量贷款,一年的贷款增量大概在9000亿元至1万亿元之间,今年准备通过存量贷款的移位产生2万亿元的信贷流量,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说。
针对盘活低效领域信贷资源问题,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表示,该行今年将加大风险排查与化解力度,密切跟踪国家产业政策及企业的经营情况变化,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逐户梳理客户清单,明确信贷策略。
此外,多家银行均表示要统筹信贷和非信贷,从单一的信贷服务商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商,其中,即将试点的投贷联动备受关注。试点获批后,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将可成立风险投资公司作为子公司,对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资本性资金支持,银行的信贷资金再后续跟进。
易会满说,工行此前已通过“股权+债权”“商行+投行”的模式积累了类似经验,待监管层相关规则明确后,工行会进一步推动。
推进子公司改革
在探索银行业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内部治理机制改革也是重要一环。银监会在2016年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今年将指导有条件的银行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直销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等业务板块进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试点。
实际上,光大银行此前已率先开展了理财业务子公司改制探索,并以“事业部制”的形式作为过渡。年报显示,2015年末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3.53%,理财产品累计发行3.08万亿元,增长44.6%。
此外,中信银行去年还向监管层提交了信用卡业务子公司改制的申请。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认为,业务板块子公司化以后,不与内部争资源,而且可实现独立的风险管理、薪酬机制和人才机制。
针对直销银行业务子公司改制问题,中信银行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百度与中信银行合作,以独立法人机构模式设立直销银行“百信银行”,成为互联网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创新之举。
当下,大多直销银行均属于该银行电子银行部下设的二级部门,在产品创新、资产开发、激励机制等方面灵活性较弱。改造为子公司之后,直销银行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深耕国际化业务
国际化业务成为上市银行此次年报发布的另一大亮点。
年报显示,工行2015年境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1.66亿美元,剔除当年新并购机构,净利润可比口径增长12.2%。中行2015年海外商业银行业务实现净利润总额73.21亿美元,对集团利润的贡献度达19.72%。
“过去10年中,工行境外机构资产复合增长率为29.82%,对拉动集团盈利、分散经营风险、增强综合竞争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化并不简单意味着在海外开网点,更重要的是提质增效。“具体来看,工行今年将整体打造全球电力融资、资源融资、交通基建融资等全球一体化的融资产品线,发展跨境并购、银团、债券和租赁业务。”姜建清说。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也为中资银行国际化业务带来机遇。中行行长陈四清介绍,该行2015年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投放授信286亿美元,跟进重大项目330个,意向性支持金额870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全球金融市场也蕴含诸多风险,因此,银行业开拓国际化业务也要审慎行事。